三水区南山镇六和村:推进三产融合丰富文旅业态
冬日的三水区南山镇六和村,百亩花海惊艳绽放,绿水青山绵延铺展,“蓝眼泪”关山肚也在“日照金山”中独自美丽……六和村党委书记戴新容介绍,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六和村抓住自然资源优势,把准文旅发展定位,村内一批美景、打卡点,正期待八方游客光临。
近年来,六和村加快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在深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和农民增收、提升现代产业、丰富文旅新业态等方面积累了丰富基础,并于日前入选了广东“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名单。
六和村位于三水区南山镇南部,总面积65.93平方公里。该片区土地性质为村集体用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以农业生产、土地发包及出租收入为主。
加强土地流转,是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一把金钥匙。戴新容介绍,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六和村充分利用周边交通条件好、连片成熟的土地,引进合作社、企业承包土地投资。2023年,由南山镇政府牵头、六和村委为主体的鱼塘集约及改造提升项目,就成功集约了827亩连片鱼塘。
集约后的土地怎样“流转”才更有价值?借三水农村集体“三资”改革东风,六和村大力盘活村集体资产,提高资产价值。去年以来,六和村持续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各项制度机制,推动集体资产线上交易,通过全面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推动集体产权市场化流转。
引进优质水产龙头企业就是该村深化农村集体“三资”改革的硕果之一。2023年,六和村经线上平台成功交易集约鱼塘827亩给诚一水产养殖公司。其中,鱼塘单价由原来的1200元/亩提高到1500元/亩,溢价率25%。公司将对上述连片鱼塘进行了改造提升,搭建智慧渔业产业互联网平台,配套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养殖硬件,打造适应现代水产业生产的规模化养殖基地。
诚一水产养殖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加上在南山镇万亩智慧农业园内的华辰农业智慧渔业项目,公司目前在南山镇共有5000多亩鱼塘,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1.2亿元。
“集体经济增收,为大项目进驻带来更多机会。”戴新容说,六和村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同时,鼓励发展数字化智慧渔业,以科技带动六和村农业产业升级。
随着“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六和村持续推进三产融合,聚力做强传统产业,走特色农业发展道路,同时充分利用自身优质资源禀赋,丰富文旅新业态。
戴新容介绍,六和村正积极利用乡村振兴新业态政策红利,协助卡玛生态园打通项目建设瓶颈,建设面积约500亩,集花卉树木种植、果蔬采摘、农业科普、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园,营造品类繁多、芬芳烂漫的连片花景,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游玩。
驱车至南山镇九龙山,沿一条绿荫道拾级而上,便是陈心陶纪念碑……2022年,由陈心陶纪念碑等5个场所组成的陈心陶精神教育基地入选首批国家级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认定名单,这是六和村的又一个宝藏打卡点。2023年以来,六和村持续发挥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红色资源丰富等优势,将该基地打造成沉浸式实景化的党课学堂,创新“红色+科技+研学+生态+文化+乡村游”,走出一条特色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文明发展之路。
戴新容表示,接下来,六和村将利用自身优势及自然资源禀赋,筑巢引凤,持续打造“蓝眼泪”关山肚、卡玛生态园、绿色王国等特色文旅点,不断丰富文旅新业态,力争成为全民向往的网红地。
打造“爱满佛山、向善之城”城市新形象
佛山市“理响高明”百姓宣讲团专场宣讲会举行
佛山“儿童友好 乐享成长”主题系列活动举行
2023年第三季度佛山好人王艺锦
2023年第三季度佛山好人马福鸿
2023年第三季度佛山好人赖良才
“中国好人”莫才好打造暖心志愿服务队伍 为老年人排忧解难
市直机关党员志愿者走进社区开展便民服务活动
南海九江启动2024年“红色星期六”志愿服务
主办:佛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