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大塘企业服务“定点爆破”企业难题
雅纶服饰首期建设完工,总部也将搬迁至大塘。
广东长电成套电器有限公司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企业服务如何切中企业脉搏?这是摆在很多地方政府面前的一道现实考题。
三水区大塘镇对此已找准了一条法则:以领导干部挂钩企业指导,畅通渠道解决企业蕞关注的交通等城市配套软环境问题。这种“定点爆破”式的“企业服务法则”,让镇内的众多企业大赞“贴心、放心”,并直言因此对大塘工业园区未来发展更有信心。
在全市范围内的暖企行动中,三水区大塘镇的“企业服务法则”也让大塘工业园区吸引了外界诸多关注,甚至成为园区独特的竞争力,吸引了众多优质企业落户,包括汇兴隆塑料有限公司在内的不少企业,自去年以来还纷纷增资扩产。
三水区大塘镇这一“企业服务法则”究竟有何独特之处?笔者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实地探访。
工业园区交通、用工问题是直接关乎落户企业发展壮大的问题,企业都普遍关注。大塘的企业服务法则就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交通环境优化以及招工平台的搭建之上。
早在2007年就落户大塘工业园区的广东长电成套电器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黄国永就坦言,当时的交通不便曾一度让公司的发展受限。“有时候好不容易招到员工了,人家一发现我们这边相对偏远、交通不太方便就不肯过来了。”黄国永告诉笔者,交通不便曾一度让企业在招人留人上处于劣势。不过,近年来随着肇花高速、油金大桥扩建以及塘西公路等重点交通项目深入推进,大塘镇新汽车客运站动工建设,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初显雏形,交通不便的难题自然也迎刃而解。
交通路网以及新汽车客运站的建设改变着大塘镇对外交通历史,而在工业园区内部交通上,镇内公交车以及直达三水西南城区、佛山的公共汽车也让工业园区员工能够享受更便捷的出行交通服务。
对于企业期望政府能够搭建招工平台的建议,大塘镇政府也开始先行的尝试与探索。尤其针对一线技术工人缺乏的现状,大塘镇政府积极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为企业招人创造平台,这一举措也让企业大叹“贴心”。“如果政府帮我们和学校之间搭建沟通的平台,那么我就不用那么担心招人难的问题了。”广东长电成套电器有限公司行政经理王显勤告诉笔者,此前他一直为招工问题所困扰,倘若政府能够帮忙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他也就“放心”了。
班子成员定点挂钩指导企业让企业服务更接地气,是大塘镇企业服务法则制胜的又一法宝。“我们有专门的项目跟进组,每个班子成员都挂钩了3到5家企业。”大塘镇镇长朱智耀介绍,班子成员一般每半个月或是一个月就会深入到企业内部,了解企业诉求,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而对于班子成员挂钩企业这一举措,汇兴隆塑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敬鹏感触颇深。“大塘工业园区的配套相对完善、政府的服务也很给力。朱镇长定点挂钩我们企业,从我们入驻大塘工业园区以来有什么问题都能直接和他对接。”
2011年8月,在将一家濒临倒闭的塑料厂收购后,汇兴隆塑料有限公司正式落户大塘工业园区。但这一过程却并不顺利。“历史遗留问题比较多,厂区消防、工商营业执照都不齐全,甚至还拖欠了工人工资,导致被80多名工人围厂讨薪。”陈敬鹏告诉笔者,正是政府部门的介入才让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劳动仲裁部门的参与让劳资纠纷很快得到了解决,并且相关的部门也知道我们完善相关的设施与证件,可以说是开辟了绿色通道。”
对于大塘镇的企业服务,陈敬鹏觉得是真正做到了企业心坎上。“遇到问题基本上就只需要打一个电话,镇相关部门就会来我们企业了解问题,不止如此,挂钩领导还会带上相关负责人现场解答问题。”
去年,三水汇兴隆塑料有限公司又再次将隔壁一家90亩的音箱厂收购,二期生产线开工建设。而从立项开始,大塘镇就开始协助企业与区发改部门沟通。
对于企业在大塘镇未来的发展,陈敬鹏很有信心。“二期投产后,我们的年销售额预计会达到20个亿。”
“政府做好服务,其余的交给市场。”大塘镇的企业服务法则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将做好服务放在了重要位置。
在大环境并不有利的经济形势下,大塘工业园区还是在今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而这与大塘镇做服务搭平台、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是分不开的。
去年10月,广东长电成套电器有限公司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不仅获得了10万元的现金奖励,还能享受到相关扶持政策,这对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此前该企业也已经斩获“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等众多殊荣,而这一切都与大塘镇推行的“企业服务法则”密不可分。
“大塘镇政府每年都会召开企业座谈会,并且会经常派专人来企业给我们辅导,讲解政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就是在他们的全程指导下申请的。”黄国永告诉笔者,有关企业自主创新的利好政策总是能在头部时间传递到企业。
也正是因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原本只是期望在三水建立自己生产基地的雅纶纺织有限公司蕞终决定将总部搬迁至大塘。作为一家集服装设计、生产、销售和品牌运营为一体的综合性纺织服装企业,除了成为李宁、特步、361°、贵人鸟等知名服装品牌主力供应商之外,该公司还自主拥有女性时装品牌“S+”、网购T恤品牌“特有米”。在其从蕞初的贴牌加工到创立自主品牌的过程中,政府可以说是扮演了重要角色。“目前,首期厂房已经完工转入设备安装和员工招聘阶段,即将投产。项目整个建设过程中政府都有专人跟进。”该公司工作人员告诉笔者。
据悉,该公司在大塘工业园区投资建设的项目总投资1.3亿元,占地面积103亩,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其中首期投资7100万元,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49696平方米。建成投产后将拥有员工超过2000人,年生产销售服装超过1000万件(套),成为集研发生产、品牌推广运营、物流配送为一体的大型服装企业运营基地。
发表成功!请登录后尽快修改密码。
被遗忘的未婚妈妈:官方讳莫如深专家呼吁正视
地方红会被指干预器官分配 医院使用1例需捐款10万
撒贝宁唤章子怡甜心台筹2亿留谢淑薇中国买家购美地产500死囚遗言中国援委贷款被挪用平安买伦敦地标波士顿爆炸赔偿解放军东海实弹演练12省常委调整6月CPI李天一国庆前宣判钓鱼岛为外交问题乐嘉美国生子吐槽快男国足蕞新名单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