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高新区3~5年内跻身全国高新区20强
佛山高新区核心园区地标博爱湖效果图
▲佛山高新区核心园区城市功能空间结构示意图
作为佛山市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培育和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实现创新驱动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域,佛山高新区核心园区的发展持续支撑和引领着佛山产业和城市的转型升级。
2014年1月3日,在这个“一世一生”的日子里,禅城、南海、三水三兄弟因地缘优势“桃园三结义”,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大力推进佛山高新区核心园区的建设,构建协同的规划交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
今后3到5年,三区将按照‘交通突破、产业融合、民生对接’的工作思路,建立三区合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专责组,强力支撑佛山高新区未来3—5年跻身全国高新区20强。这个合作被市长刘悦伦大加称赞,认为这个合作体现了佛山区域联动和协同创新两个新趋势。
“桃园结义”有基础、有需求、有空间
“新年新气象,新年新合作。参加类似的活动不是头部次,但是这次格外高兴。新年伊始,禅、南、三三兄弟主动提出来要在佛高区核心园区建设方面加强合作与协同,我们乐见其成。”在框架协议签署现场,佛山市委常委、市长刘悦伦的开场白语调激动。
当日的三区框架协议在佛山高新区狮山镇行政服务中心签订,除了市直部门相关领导,禅城、南海、三水三区的区委书记和区长悉数到场,200多人济济一堂共同见证三区“桃园三结义”的历史性时刻。
市长刘悦伦认为近两年来佛山出现两个新趋势,区域联动和协同创新,而此次框架协议的签署则呈现了两个趋势的合体。“禅、南、三三兄弟认识到区域联动的重要性,自觉自愿走到一起,我觉得这标志着大佛山进一步整合联动发展的好方向;这两年市政府推动金融产业融合,就是为了建立协同创新的机制,这个机制有别于政府给优惠、给徒弟的开发区模式,现在佛高区已经初见协同创新的端倪,接下来,推动要素融合是协同创新的应有之义。”
刘悦伦对当天的签约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了自己的期望,“今天三兄弟签署这个东西只是走出了头部步,希望这个协议签署后能够有扎扎实实的行动,能够落实到合作的项目上,落实到合作的产业和机制上,目标是3到5年内进入全国高新区20强。”
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佛山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邓伟根在当天的签约仪式上表示,三区的“桃园结义”有基础、有需求、有空间,将谋划交通连接、产业互通、民生共享等各项合作,推动佛高区的建设。“接下来,三个区的区政府将围绕共建核心园区的工作,通过3到5年去落实、推动,加快佛高区的崛起,努力完成佛高区的使命,尽快跻身国家级先进园区的目标。”
作为当日签署框架协议的主持,南海区委常委、佛山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雪总结说,佛山高新区承载着全市人民建设宜业宜居新城的梦想,也承载着打造全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高地的历史使命,三区将按照‘交通突破、产业融合、民生对接’的工作思路,建立三区合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专责组,强力支撑佛山高新区未来3—5年跻身全国高新区20强。
覆盖交通、产业、公共服务三大方面
佛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要由城南园、城西园、罗格园和吉利园等四部分组成。这些年来佛高区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精密制造产业基地”、“广东知识产权与环境建设示范区”等称号。
在2014年1月3日的签约现场,市委常委、禅城区委书记区邦敏回顾了佛高区的20余年的发展历史,并浓墨重彩地讲述了近两年的感受。“两年多前,市委市政府决定把佛高区从近20年历史的祖屋搬到新地方,让它有更广阔的空间,两年多来,我看到了佛高区从量到质的长足进步,对此表示震撼。”
而邓伟根在对佛高区过去的发展作经验总结之余,并不避讳其短板,“体制、环境升级、科技创新,这是佛高区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对佛高区未来的发展格局进行前瞻性地解读,并介绍了框架协议。
根据当日签订的框架协议,本次合作区域将覆盖佛山高新区整个核心园区,包括禅城区张槎街道、南庄镇,南海区狮山镇、丹灶镇,三水区乐平镇等三区五镇(街),总面积约700平方公里。三区将按照“交通突破、产业对接、民生共享”的总体思路,建立联席会议及工作协调机制,成立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三个专责小组,通过城市功能上的差异互补、产业的密切协作、交通上的高度衔接,共同推动佛山高新区核心园区加快发展加速崛起,持续支撑和引领佛山产业和城市的转型升级。
根据框架协议,三区将从城市规划、市政基础设施网络的对接和融通着手,推动三区交通全面对接,统筹跨区域城市、园区道路建设,研究打通区间断头路,加强路网衔接,未来三年内,在佛山高新区核心园区形成联通三区的“四纵六横”主骨干路网。
“四纵”包括三水西南街道境内虹岭路西延线连接南海虹岭路全线,向南接入禅城禅西大道;三水乐平境内的佛山一环北延线,接入佛山一环西线后一直向南至禅城南庄;北起三水塘西二期,经乐平兴业路北延线连接南海兴业路、工贸大道,向南接驳季华路北延线,连通季华路;珠二环高速公路,南北向连接三水乐平镇、南海狮山镇、丹灶镇、西樵镇。
“六横”包括新321国道,由三水碧云路、石南路、南海东西二线接入佛山一环北线;三水桃园路西延线至南海桃园路全线;三水西青大道,接广海大道后至南海狮山大道;三水金乐路接南海金石大道,向东接入南海博爱路;桂丹路,经三水白坭接南海丹灶、狮山、桂城;季华路西延线,连接三水白坭镇、南海丹灶镇、禅城南庄镇,向东接入季华路。
同时,三区将协调促进城市规划、市政基础设施网络的对接和融通;加强区域污染及水环境治理的综合整治,在同一堤围和排涝区内,统一防洪潮排涝标准,加强跨境防洪排涝水利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确保城乡水安全等。
根据佛山市政府蕞新通过《佛山高新区产业规划》,未来禅城、南海、三水区将加强产业链对接,促进三园区产业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共同构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各主题园区对外统一使用“佛山高新区××产业园”;
同时抓住佛山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有利时机,统筹协调产业发展规划,整合三园区及三区科技资源,促进创新要素高效流动配置,构建开放融合、布局合理、支撑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三区将在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产业提升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组织三区企业通过中国(广东)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洽谈会、科技金融俱乐部等活动,建立定期沟通机制,推动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的金融机构对三区主题园区开展金融服务。
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加强在教育、卫生医疗、交通、旅游文化、城市环境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多个公共服务领域方面的深入合作,实现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共同探索完善三区公共事务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区间公交线网和快速交通建设,深入推行公共交通一体化;加强接壤镇街之间的管理协作,制定城市管理跨区域协作联动预案,联合开展专项整治,树立区域新形象;积极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合作,实施治安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区域教育、文化、医疗发展协调机制,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共享,全面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强区域环境治理协作,共同推进污染治理工作。
框架协议中指出,“禅城、南海、三水三区地域联系蕞紧密、承担市区职能有共性、发展层次和创富能力呈梯度水平,三区联动发展有迫切的现实需求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框架协议签署当日,各级领导都表示,禅、南、三三区将通过城市功能上的差异互补、产业的密切协作、交通上的高度衔接,共同推动佛山高新区核心园区加快发展加速崛起。而佛高区的发展目标具体是什么?邓伟根对佛高区的未来作出展望。
“利用3到5年的时间加快发展,使佛山高新区争取前进到国家105个高新区的前20强,是佛山高新区的明确目标。”邓伟根在协议签署当日表示。具体来说,就是使园区产业化和规模经济能力、特色产业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在全国园区中名列前茅;知识创造和孕育创新能力极大提高并在省内园区领先;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接近国际先进园区水平。同时,佛山高新区核心园区要发展成为佛山园区整体发展水平的标杆,定位于建设一个具有强大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区域辐射带动能力的国家级科技园区。
到2016年前,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超1000亿元,其中工业投资超过350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1000亿元,税收超100亿元。佛山高新区南海园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围绕珠三角国际科技园,全面落实“雄狮计划”,创建“广东省金融·科技·产业创新融合综合试验区”,大力建设佛山科技街,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城市升级、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大投入,努力将南海高新区建设成为南海跨越发展的排头兵、先进制造业的主基地、科技创新的先行园、国际合作的引领者和产城人融合的示范区。
佛山高新区禅城园将按照禅西新城的发展规划投入超过100亿元用于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配套,依托智慧新城、绿岛湖、佛山火炬创新产业园、欧洲工业园、华南电源创新科技园、禅西新城高端产业服务区、新媒体产业园等,不断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精密制造、高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四大核心产业,致力于建设国际化产业制造中心、国际化产业服务中心以及国际化文化旅游商业中心三大产业中心,建设成为立足佛山、面向华南、接轨国际的华南国际化产业集聚区。
佛山高新区三水园按照“产业新城、南国水都、广佛肇绿芯”发展目标,围绕汽车产业园、电商物流园和西二环以西片区的“两园一片”区域,努力培育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自动化机械及设备、电子电器等主导产业,打造国家火炬计划佛山自动化机械及设备产业基地、中国汽车零部件(三水)产业基地、中国医疗器械(三水)产业基地、国家(佛山)新型显示器件产业园、广东薄膜太阳能产业基地等“五大基地”,着力培育壮大有三水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使三水园成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战场和拉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蕞重要的增长极。
框架协议签署的当日,笔者联系到中山大学教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袁奇峰,他对佛山禅城、南海、三水三区签订的框架协议给予了高度赞许。“现在珠三角有三个大型产业园区,佛山高新区就是其中一个,其余两个是萝岗工业园、南山工业园,而佛山高新区的发展势头很强劲,产量和增量部分都很鲜明。”
他认为佛山高新区赶上萝岗工业园指日可待,“佛山高新区周边的轨道交通很发达,从佛山一环、佛山西站,到即将开通的广佛肇轻轨,它的区位优势很明显。”同时,佛山高新区已经成为外资企业的聚集地也是佛高区的明显优势,“应该说,南海的东、中、西板块战略已经变成了佛山市的发展战略,从帽子到实质都具备,赶上萝岗工业园指日可待,3—5年内跻身全国高新区20强也非常乐观。”
袁奇峰认为三区的协调合作“是一个很有远见的战略,这三个区的整合有利于各个产业园的分工、定位以及错位发展,对整个佛山高新区都是一个强有力的推动。”
袁奇峰认为,框架协议签署的三个区形成了一个铁三角的服务区,而协议规定的三个方面战略合作也是紧扣区域间的发展现实。在今后的合作中,袁奇峰建议各区间进一步加快地区性道路衔接的步伐,“生产要素可以在各区域之间自由流动,就可以让佛山高新区大力发展。” 文/图:邓柱峰、张婷婷、周立峰、谭婉捷、黄浩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个人中心修改密码。
中铁总裁意外去世北方局地降温14℃航班驾驶舱遭人冲击成都公安殴打报警人沙特客机迫降多人伤国家首脑热线陕西女子闹市被刺1岁女滴水未进活2天江西500出租罢运尤西比奥去世熊猫带动台5亿商机国人赴美买房花百亿******处分包邮服务员谎称击毙拉登北京飞银川航班遇袭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4 by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