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消费升级:提升“六个度”建设新中心|佛山消费趋势报告
消费,一头连着居民生活,一头连着商业活力。随着《2021年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佛山蕞新的城市消费活力“成绩单”出炉:2021年,佛山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56.66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商品零售依然占了大头,达3298.25亿元,增长7.4%;餐饮收入虽只有258.41亿元,但增长迅猛,增长率达到18.8%。
佛山正在加快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这些数据振奋人心。消费经济是第三产业的核心动力,而后者是制造业迈向高端化的必要条件,是一座城市做大经济总量的坚实基础。当相邻的广州正通过发展消费制造业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以制造业占主导的佛山又将如何“排兵布阵”?
今年3月,佛山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佛山市培育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将促进全市消费集聚度、特色体验度、产商融合度、品牌集聚度、业态创新度、时尚引领度、商业活跃度、消费舒适度全面提升,努力培育建设立足珠江西岸、面向粤港澳大湾区、辐射“一带一路”的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食街上、宵夜档,氤氲的烟火气里包裹着鼎沸的人声。不远处,音乐广场歌声响起,民谣、摇滚轮番切换,让人尽情放松,感受夜的活力。这里是季华路上的佛山创意产业园,佛山的“十大夜市”之一,2021年10月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头部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在佛山,以“夜间经济”为关键词,推动消费集聚度提升的尝试正如火如荼。2020年底,佛山便获评为中国夜间经济二十强城市。“夜间经济”连续两年被写入佛山政府工作报告。今年1月召开的佛山两会上,更明确提出要提升建设夜间经济集聚区和示范点,打造“夜宴”“夜游”“夜赏”“夜购”等十大夜间业态。
佛山市文广旅体局4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为打造“夜宴”餐饮品牌,去年佛山市级财政拨付3300万元用于支持各区建设11个美食集聚区,拨付448万元用于龙舟广场码头及配套建设。
通过特色市集吸引年轻人来淘货,岭南天地人气持续提升。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为了推动“夜购”,去年12月,佛山出台了《佛山市市级示范商圈(步行街)认定方案》。目前,禅城区佛山岭南天地步行街(商圈)、佛山创意园步行街、顺德区华侨城欢乐海岸已获得广东省级示范特色步行街(商圈)称号,佛山入选省级示范商圈(步行街)的数量与广州市并列全省头部。在开展认定过程中,祖庙、季华路、千灯湖、华侨城欢乐海岸等商圈及街区得到进一步优化。
今年一季度,佛山开展了“文旅有礼************”佛山市新春文旅消费季活动和“夜佛山·悦生活”主题佛山夜间消费节活动。前者面向市民和游客发放消费券超21万张,线户商家参与,惠及市民及游客超80万人,带动的间接消费超4500万元;后者带动参与的商家门店数超过1000家,带动交易金额超2亿元。
佛山市文广旅体局介绍,通过树品牌,挖潜夜间经济,佛山的十大夜间消费业态正持续丰富,涌现出“千灯谣”等网红夜间景观和“三龙湾”游船等重点夜游项目。除佛山创意产业园入选了头部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外,全市8个高品质夜间经济集聚区已基本建成或完成提升,集聚区内夜间业态进一步丰富多元化,夜间示范点总数累计达到83处。
以“夜间经济”为抓手提升消费集聚度,升级的是传统消费;那么,以提升特色体验度为特征的创新业态培育,则体现了佛山对新型消费的关注。
近年来,强调体验感、互动性与场景感的沉浸式文旅消费备受青睐。佛山文旅资源丰富,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武术之城、粤剧发源地、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陶艺)之乡,又是世界美食之都、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紧紧抓住消费升级新机遇,佛山正把这些“文旅IP”进一步活用起来。
例如今年以来,佛山大力推动了文化旅游与农、工、商贸等融合发展,组织认定了首批7家佛山市工业旅游示范点,推动6条乡村入选第二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2条乡村旅游线路入选第二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让旅游消费业态进一步丰富。
与此同时,佛山还加快培育壮大着电子竞技、网络视听、在线旅游、数字文博等新业态。今年1月3日,首届英雄联盟手游城市英雄争霸赛总决赛在佛山市南海区落下帷幕。这一高规格的品牌赛事不仅吸引了资深玩家的积极参与(赛事覆盖84座城市,吸引超7万名参赛者),推动了本地电竞文娱消费,更让佛山收获了国内外电竞企业与电竞人才的关注。
随着虎牙直播、欢聚集团等业内龙头企业的相继入驻,“俱乐部+赛事,内容+直播,产业园+电竞专业场馆”这样的深具特色的产业链集聚发展态势正在南海逐渐成形。在部门的推动下,运用数字技术,佛山本土国潮品牌HEA与《QQ炫舞》实现了跨界合作,推出主题服饰设计文创产品,并建设了线下主题快闪店;同时,数字岭南模块正式上架阿里拍卖,这个项目探索将功夫、醒狮、龙舟等传统非遗以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制作成数字藏品,目前已推出了叶问咏春拳数字功夫NFT产品。
放眼佛山,以“文旅IP+新业态”提升特色体验度的尝试已走向全市。在高明区,通过创新“农旅”融合新模式,打造了首家“高明有礼”示范体验店,推出“高明四大材子”衍生的旅游手信以及50多种高明各类农特产品。
佛山文旅IP的探索说明,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需从自身禀赋出发。佛山蕞大的消费资源禀赋在制造业。这决定了佛山在提升消费集聚度、特色体验度之外,要额外重视产商融合度。
目前佛山在提升产商融合度的探索,主要体现在电商经济等零售业态的发展。近年来,直播经济在佛山发展迅速,一批企业率先进入直播电商领域并已有斩获。
各级政府也积极助推直播电商发展。2020年,佛山市政府与拼多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带动佛山产品在线亿元销售额。各区积极跟进,如禅城举办了“禅城超级品牌日”直播专场,南海开展了“网红工厂”大赛,顺德与快手合作建立大湾区泛家居直播中心。在南海的“网红工厂”大赛中,上百支网红团队为超40家南海企业成功带货,销售总金额达1054万元。
今年1月,作为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的具体部署,“‘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发展直播经济、无人体验店等零售业态,满足‘宅经济’‘云经济’等新消费需求”被写入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
在发展电商经济等零售业态以外,为提升产商融合度,佛山还可以从哪些地方再加码?正着力发展消费制造业的广州做法值得佛山借鉴。
2021年底,《广州市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对外公布。《方案》中,“湾区制造”被摆在首要位置,在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方面,广州定位国潮好货重要诞生地、全球新品重要策源地。为此,广州提出要打造创新消费供给的智造名城,围绕“湾区制造”“广东制造”品牌提升制造业品质化、高端化、价值化,令“定制之都”“买在广州”闪耀世界。
与广州一样,佛山的传统特色产业大多具有消费性质,如家具、家电等。随着消费的发展和新兴商业模式的兴起,这些传统制造产业正在经历蝶变,在区域性消费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发展消费制造业大有可为。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