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教育、做优医疗!南海这些团队(个人)获授牌、命名
“一个地区、一座城市能不能吸引优质产业、吸纳高端人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教育医疗水平。”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表示,为巩固和扩大南海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的优势,南海将继续在土地财政、行政审批、金融支持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卫生健康事业,全面打造现代化活力新南海,为佛山争当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教育卫生健康事业关系民生福祉、牵动千家万户。南海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和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造“学在南海”“健康南海”两张民生名片,四次入选“全国蕞具幸福感城市”榜单,让市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
南海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近五年,52名学子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62名学子被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录取,7039名学子考入双一流大学;每年有70余人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国内顶尖体艺类名校。
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南海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勇为南海区教育系统卓越贡献团队、南海区卫健系统高质量发展医学领军团队授牌。
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也是南海区委区政府为之奋斗的目标。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南海区卫生健康系统迅速响应、主动作为,157个党组织、3031名党员、近2万名医务工作者奋战疫情蕞前线,他们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以行动诠释初心,以坚守践行使命,为南海人民筑起稳固“红色防疫墙”。
这过程中,南海涌现出了教育卫健两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雄师。会议现场,南海区教育系统首届杰出贡献团队和个人举行授牌仪式,卫生健康系统6个“高质量发展医学领军团队”、12个“踔厉奋发医学团队”、9个“健康卫士团队”正式命名。
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已经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之一,活力新南海未来要留住人才、城市发展都离不开教育卫健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近期,南海教育卫健系统将分别发布高质量发展改革方案。其中,教育系统将在5年内构建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高中教育特色多元发展、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校长教师高素质发展、教研与科研内涵式发展等“五大体系”,努力实现幼有所育、学有优教、教育善治,使南海成为全省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高地,争创成为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均衡发展区。
而卫健系统将力争通过5年努力,实现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为更好提供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建设健康南海提供有力支撑。
“南海将持续加大优质学位供给,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石门中学、南海中学等10所学校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十四五”期间,要新增不少于9万个学位,满足市民群众“上好学”的需求。”南海区副区长孔小燕表示,南海区还将多途径推进民办义务教育调结构、压规模,促进民办教育规范健康发展,并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依托产教联盟平台,重点培育“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专业联盟,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机衔接。此外,南海还将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深入实施名师工程,营造尊师重教、崇文尚学的良好氛围,并实施“美好计划”系列创建行动,构建美好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
另一方面,南海要坚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模式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中心,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孔小燕指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做强公共卫生体系、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系统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养老托育服务都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
对于群众关心的“一老一小”问题,孔小燕表示,接下来,南海每个镇街建成至少1家公办托育机构,提供公益性托位不少于500个,探索“以分级诊疗构建分类医养服务体系”的医养结合模式,加快建设3家新型社区医养结合机构。
佛山市南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海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处置组
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海区狮山镇大榄社区卫生服务站胸痛救治单元
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创建团队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