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超25亿元推动西樵织造再腾飞
■广东滔莲转型升级示范项目竣工投产。
5月9日,广东滔莲转型升级示范项目竣工投产仪式在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举行。项目在西樵镇政府的支持下,一方面通过腾出高质量发展新空间,在旧厂区原址规划打造健康产业平台;另一方面通过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打造纺织全产业链发展标杆,助力西樵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
超25亿元项目驶上转型升级快车道
走进位于西樵科技工业园百业大道的滔莲科技工业园,崭新的生产厂房宽敞明亮,生产机器部分已搬至3楼,即将实现“上楼”生产。
成立于1998年的广东滔莲,是一家以纺织印染为主,以园区运营、地产开发、物业管理、仓储物流为辅的多元化、集团式企业。经过25年发展,规模不断壮大,企业历年来都是本地纳税大户。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安全生产、环保治理压力不断加大,广东滔莲对转型升级的需求与日俱增。广东滔莲转型升级示范项目应时而生。
经西樵镇政府审批同意,广东滔莲从西樵海舟管理区搬迁至西樵科技工业园,打造滔莲科技工业园。该项目占地85亩,将分两期开发,其中一期总投资3.2亿元,建设5.5万平方米高层厂房,进一步提升企业生产能力。
紧接着,广东滔莲海舟厂区启动产业转型升级拆旧立新工程,将在原址上规划建设滔莲健康产业园,引进包括健康食品、印刷产业在内的先进企业,保留原热电联产项目和污水处理站用于配套支持产业园区发展,项目总投资额5亿元,致力打造与“樵山康谷”品牌发展相匹配的健康产业平台。
滔莲企业董事长杨滔行介绍,未来3~5年,公司将在西樵镇政府的指导下,完成滔莲科技工业园二期厂房、滔莲健康产业园、滔莲人才公寓和商住项目的开发建设,拟建建筑面积达5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超25亿元,不断实现企业的发展和自我增值。
活动现场,广东滔莲与合作方进行数字智能工厂、节能环保工厂、共建凹版印刷企业集聚发展园区以及意向租户签约,多家银行为广东滔莲提供银行授信,以金融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支持西樵产业转型升级。
广东滔莲转型升级项目是西樵推动“空间再造,产业重塑”的一个缩影。从2022年底广东滔莲海舟厂区全面停工,到该片区谋划大健康产业,再到广东滔莲科技工业园一期竣工投产,更展现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西樵速度”。
近年,西樵围绕“空间再造、产业重塑,缔造美好生活在西樵”的工作主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示范项目。今年初,西樵进一步提出了打造“3+3”产业发展体系,在大力引入大健康、新能源、智能装备3大新兴产业的同时,全力支持陶瓷、纺织、卫生用品三大优势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推动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西樵积极“以服务换速度”促转型。今年2月,西樵重磅发布十条措施,大力改善园区住宿医疗、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提升园区服务功能,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活动现场,西樵镇展示了十条措施的蕞新进度,提振纺织业的发展信心。
经过一年多推进,西樵政企凝聚共识,一批纺织企业逐渐从“要我转”转变为“我要转”,涌现出不少成功案例。比如,名杰纺织河岗智能工厂项目实现了纺织行业的“上楼”生产;新光针织数字化智能化纺织面料染整车间建立传统纺织生产线行业新标杆。
“项目快速推进的背后,既离不开各级政府对广东滔莲的产业引导,更体现了南海区和西樵镇对企业的‘服务员’精神。”代表南海区委、区政府出席活动的区委常委倪睿表示,接下来,南海将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头号工程”,坚定信念,凝心聚力,强力推进纺织印染行业向“规范化,高质量”综合提升,推进纺织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助力西樵“织”造腾飞,全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我们大力推动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是为了在更高的水平上推动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西樵镇镇长夏泽鸿希望更多的纺织企业拿出“从内打破”的胆气,“转”出勃勃生机,“转”出发展活力。接下来,西樵将坚持制造业当家,一如既往大力支持纺织企业智改数转,推广“工业上楼”,推动纺织产业向服装成衣产业链延伸,把纺织产业打造成时尚艺术产业;同时,加快完善纺织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助力企业吸引高端人才,全面提升纺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陈肖玲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