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列优化开发区不代表佛山要全域开发”
摘要:日前《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公布,佛山位列“优化开发区域”的珠三角核心区。
“划入优化开发区,淡化GDP考核色彩,这对佛山是好事。近些年来,佛山注重经济发展,很多问题就暴露出来了,这样就能让那些问题得到解决,好比悬在人们头上的剑被拿下来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应该是重质量而不是重数量。但佛山是一个不平衡的区域,禅城、顺德、南海发展形势很好,但是三水、高明就相对较慢一些。如果整个佛山一律遵照优化开发区域的绩效考核方式,就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所以佛山市对广东省的要求应给出对策,因为有些地方的现实情况要求其加快发展。”——— 广东省社科院区域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
南都讯 记者安小庆 日前《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公布,佛山位列“优化开发区域”的珠三角核心区。这意味着佛山政府绩效考核将“弱化对经济增长速度、招商引资和出口等指标的评价,强化对经济结构、资源消耗、环境保护、自主创新以及外来人口公共服务覆盖面等指标评价”。
前日,历时6年编制的《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发布。规划将全省17.98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生态发展和禁止开发”四类,并赋予其不同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及目标、开发指引,并制定了区域政策和绩效考核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根据规划,广东将构建“核心优化、双轴拓展、多极增长、绿屏保护”的国土开发总体战略格局。其中,“核心”是指珠三角核心区,是国家层面的优化开发区域。具体来说,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6个地级以上市的全部县(市、区),以及惠州市、江门市、肇庆市的城区。该区域的共同特点是“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偏重,位于珠三角核心区”。除了头部梯队的优化开发区外,还有重点开发区、生态发展区和禁止开发区。
佛山市委政研室一负责人认为“这个划分,和佛山目前的发展方向是基本吻合的。和珠三角发展纲要和佛山近年的城市定位,也是匹配一致的”。该负责人表示,“按照佛山的经济总量、土地开发强度和人口总量,佛山在全省的坐标系中,符合优化开发的内涵。佛山对自身‘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服务中心、岭南文化名城、美丽幸福家园’的定位,也和这个划分相一致。”(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根据该规划,包括佛山在内的优化开发区,未来将强化对经济结构、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指标评价,弱化对经济增长速度等指标的评价。
对于这个绩效考核的“转向”,佛山市委政研室一负责人认为“这个转向不是新思路,佛山这几年来已经做这些方面的尝试了。比如在经济结构方面,南庄陶瓷的转型升级,不仅是对应经济结构的转型,也同时兼顾环境友好和能源集约发展的发展方向。另外,外来人口公共服务的探索和创新,南海在全省范围内一直在做着探索和创新”。
此前,佛山市委书记李贻伟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表示,“佛山G D P不会像以前那么高速,在时下的宏观经济下,你还去拔高G D P考核的权重,这和闭门造车有什么区别?还不如把这些硬性的指标改过来,走又好又快的路子。”(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优化开发区是相对于重点开发区、生态发展区和禁止开发区而言的。这是否意味着佛山全域都将纳入高强度开发呢?佛山规划部门一负责人表示:“《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从全省的高度,对全省的国土开发进行功能的统筹划分,它和各市自己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没有矛盾”。
该负责人介绍,“根据管理的需要,佛山的土地开发也划定为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四个管制区。全市划定允许建设区115800公顷,占市域面积的30 .09%。全市划定禁止建设区30358公顷,占市域面积的7.89%。主要分布在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湿地公园的核心区和缓冲区、生态涵养林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核心区和国家地质公园等地。”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