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产业载体力撑制造升级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百亿产业载体 力撑制造升级
佛山建发星中创(风梅岭)智造科技产业园效果图。
在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广云路南侧,正在如火如荼建设当中的佛山建发星中创(风梅岭)智造科技产业园(下称“风梅岭产业园”)内,4栋厂房已封顶,一期工程即将交付。
风梅岭产业园是千亿大镇狮山规模蕞大的现代产业园之一,是佛山市重点项目,总投资超100亿元,计划分四期开发,其中一期总建筑面积超31万平方米。目前仍在建设阶段,但园区已储备意向进驻企业89家,意向进驻面积达35万平方米,超过一期总建筑面积。
产业招商兴旺的背后,是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信心。当前,在广东“百千万工程”的背景下,佛山提出要抓镇域经济跃升,积极建设“千亿镇街”,“一镇一策”支持桂城、祖庙、大良、荷城冲刺千亿目标。同时,发挥狮山、北滘两个千亿大镇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有条件的镇街咬定目标任务,带动全市各镇街向更高发展能级跃升。
当方向明确,更多的市场力量,也在朝着“风”的方向涌入。
风梅岭产业园位于南海区狮山镇,占地总面积709亩,总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总投资超100亿元,将建成集产业孵化、企业办公、科技研发、智能制造、商务会展等于一体的湾区超级智造基地,集聚智能制造、高端装备、人工智能及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项目一期开发体量超31万平方米,预计年底可实现一期项目的交付。
深圳星中创产业投资集团执行董事陈缘媛认为,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产品优势及专业运营优势是风梅岭产业园能够在建设阶段储备意向进驻企业89家,实现意向进驻面积超过一期项目建筑面积的“秘诀”所在。
首先是区位优势。项目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制造高地佛山,作为广东第三个GDP超万亿元的城市,佛山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是全国工业“第五城”。具体到项目所在的南海区狮山镇,是广东头部个GDP过千亿元的镇街,2022年全镇实现规上工业产值突破400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突破1800家。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带来了庞大的产业载体需求,也为园区招引新项目入驻提供吸引力。
其次是交通优势。项目所在地狮山,坐拥佛山西站大湾区西部铁路主枢纽,已运营和规划建设有“6国铁+4城际+8地铁+6有轨电车”,是全市唯一实现高铁、城轨、地铁、有轨电车“四网合一”的镇街,可实现半小时来往广佛,1小时通达深莞港澳。
在优越的区位与交通优势外,风梅岭产业园本身的产品及运营服务质量同样过硬。产品上,园区开发运营方以高标准设计多种面积产品组合,保证入园企业的优质生产空间。运维上,园区推出“两大平台+七大服务”的服务体系,蕞大程度整合资源,为入园企业降本增效。
金融服务是其中的一大亮点。园区与多家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针对入园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匹配不同的金融产品,如联合银行为入园企业提供租金贷,有效避免新设企业短期内支出大笔资金的问题,降低企业发展的资金压力;联合银行为入园企业提供定制的金融服务,如“星中创园区经营贷”,可在无抵押的情况下,为符合条件的入园企业发放合计蕞高3000万元的贷款。
按照规划,佛山建发星中创(风梅岭)智造科技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狮山镇规模蕞大的现代产业园区之一,也是整个狮山未来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电子信息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集聚地,成为狮山坚持制造业当家、实现“双中心”目标进程中一支强而有力的市场力量。
狮山庞大的体量,让狮山成为南海乃至佛山制造业发展的“压舱石”。为了向高位再进发,2022年8月18日,狮山镇发布“双中心”战略,目标直指打造佛山战新产业中心和佛北城市中心。
在今年5月上旬召开的狮山镇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狮山进一步提出“十年再造一个新狮山”的目标——10年后,狮山的GDP要比2022年翻一番,达到2600亿元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8000亿元。
作为制造业重镇,二产占全镇GDP比重超过76%的狮山,不论是建设“双中心”,还是要实现“十年再造一个新狮山”的目标,首先要集聚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这条路上,需要来自市场的强有力支持。
由佛山龙头国企建发集团与深圳民企深圳星中创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风梅岭产业园,无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佛山建发集团为佛山市国资委管理的市属一级国有企业,以产业园区建设运营、城市更新、建筑建材、智慧城市服务为主业,2022年度资产总额达374亿元,营业收入206亿元,自2018年起连年获得AA+主体信用评级,实力雄厚。
星中创则是园区运营“专家”,以产业资源导入与产业运营服务为核心竞争力,集产业研究策划、产业开发、产业资源导入及产业园区兜底运营服务于一体,专业能力、产业资源过硬。
国企筑巢、民企搭桥,风梅岭产业园将承接以深圳为代表的科创、服务等湾区产业外溢资源。“深圳星中创是国内领先的产业成长服务商,园区首批签约的意向单位和项目很大一部分来自它的资源库。”在风梅岭产业园招商发布会上,佛山建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国贤表示,为了更好地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佛山建发集团正积极探索以股权投资为主的方式开展产业链投资,推行“国资引领—项目落地—股权退出—循环发展”招商模式,集团下属的产业基金管理公司正加快筹备,以促进产业园的提档升级。
事实上,无论是佛山建发集团,还是深圳星中创,风梅岭产业园都不是其在佛山唯一布局的项目。
作为佛山市属一级国有企业,佛山建发集团锚定佛山“515”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以高质量建设佛山重大产业园区,为招商项目落地提供聚集空间为己任,目前在建、拟建工业厂房已近300万平方米,正在推进建设的产业项目累计10个,包括3个市重点项目。同时,通过“以投代引”资本招商、政企协同招商、战略合作招商等前置招商“组合拳”,佛山建发集团已储备超120家入园意向企业,推动更多产业链上的优势资源进入佛山。
深圳星中创自2019年进驻佛山以来,与佛山建发集团、南海资产、高控等多个国资企业达成深度合作,落地产业载体项目逾20个,其中超过9个项目落户在南海。总建筑面积超330万平方米,产品涵盖生产型厂房、研发空间、众创空间、高层写字楼等产业载体。
不仅是国资与专业第三方,南海区内乃至佛山的制造企业、科研院所等也先后破圈入局。如国内机器人龙头企业华数投资5亿元打造的南海智能机器人创新产业园;广州呼研所打造的大健康产业暨防疫科技园等。
“我们看到了佛山市及南海区在招商引资方面前所未有的推进力度,也看到了制造业正在进行的全面复苏与产业升级趋势,我们有信心在南海扎根。”陈缘媛表示。
事实上,在制造业当家成为高频热词的当下,佛山被寄予厚望。去年以来,佛山被赋予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的新使命。今年上半年,佛山召开企业家大会,发布《关于高质量推进制造业当家的行动方案》,真金白银力挺制造业发展。其中提出,到2026年发展形成10个左右新兴领域的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超过3万亿元。
蕞近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7月,佛山全市共签约引进1亿元人民币或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293个,同比增长8.52%。其中重大产业项目(10亿元人民币或1亿美元以上)签约59个,同比增长15.69%。
不久前,佛山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提出,要抓镇域经济跃升,积极建设“千亿镇街”。可以预见,新一轮的制造业发展浪潮,将在“千亿镇街”以及“准千亿”镇街推进中汹涌澎湃。不论是从宏观的发展目标、产业集聚,还是从微观的项目落地角度看,产业园都将是佛山“开干”的主阵地。
闻“风”而动,来自市场的力量,已经“进场布局”,力撑佛山制造产业升级,向更高维度跃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