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山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节后开工逾月 佛山“五虎”发威

admin6个月前 (09-27)佛山产业信息12

  2月18日,顺德举行“产业赋能 如虎添翼”2022年头部季度招商引资重大项目签约暨动工活动上,多个重大项目现场签约落地。

  就在几天前,禅城举行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一季度全区引进产业项目54个,投资总额约711亿元。来自广深的战新产业“过江龙”竞相抢滩,扎根禅城的“本地虎”也增资扩产。

  项目纷至沓来的背后,是市场对投资禅城的信心。为了承接更多大湾区的项目进驻,禅城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推出连片千亩产业园、发布“虎跃”计划,启动如虎添“益”企业服务月行动,全力推动一季度开好局、起好步,为全年经济稳中求进打下坚实基础,勇当落实佛山“515”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的排头兵。

  虎年春节后上班头部天,佛山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召开,部署全年工作。禅城争分夺秒抓落实。区委五届三次全会吹响“开年即开工、开工即开干”的奋进号角,明确要扛起“中部强核”的使命担当,全力以赴推动一季度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企业发展的事,就是我们的心头事!”2月中旬,禅城区委、区政府领导密锣紧鼓开展暖企行动。区长严冰、区委常委及几位副区长,带着相关部门、镇街主要负责人、企服专员,冒着严寒深入企业开工一线,为企业鼓干劲、解难题、促发展。

  专人“1对1”跟进,诉求逐一沟通解答,海天味业助理总裁陈军阳感到十分暖心。“扎根禅城、选择禅城、相信禅城。”新年伊始,海天味业作出重大决定:在禅城加码投资,打造上市公司总部和全球创新中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佛山市委、市政府“益晒你”行动方案,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禅城还打出了暖企服务的“组合拳”。

  日前,禅城正式启动了如虎添“益”企业服务月行动,将组织开展暖“益”融融、包你满“益”、诚心实“益”、多多“益”善、“益”飞冲天五大系列的主题服务。

  接下来的一个月,禅城将分别围绕领导挂点联系企业、惠企政策大礼包、专业化服务、政策宣讲、培训讲座及助力开展产品推广等多个方面服务企业,并陆续出台一批蕞新的涉企扶持政策,全力重商、稳商、扶商。

  政府实招频出,企业“虎力”全开。东鹏陶瓷进入北京冬奥会供应体系,让“禅城制造”闪耀全球;睿江云怀揣百亿规模雄心,筹备科创板上市;众陶联扩展产业链,今年交易额和税收预计翻番……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在摩拳擦掌,谋划再创佳绩。

  而在镇街层面,禅城“四虎”也将大干一场。南庄建设禅西智造新城、石湾打造“数字尖兵”、张槎构建科创阵地、祖庙“文化+”引领发展,为禅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站在GDP突破2100亿元的新起点,今年,禅城提出全面启动“六大行动”,努力推动“六个倍增”。其中,推动“提二强三”,实现产业能级倍增放在首位。

  重大项目是推动产业能级倍增的压舱石。早在今年2月,全市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上,禅城便推出总投资138.87亿元的项目,年度计划投资排名五区头部。

  不久前,禅城举行重点项目签约暨湾区智造港动工仪式。一季度全区签约产业项目54个,投资总额约711亿元,涵盖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总部经济、大健康、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取得招商引资“开门红”。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佛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也是禅城狠抓项目引进的重点。今年以来,天禄新能源材料装备、南控电力清洁能源、特种医疗设备科创中心……一批科技含量足、人才聚集度高、亩均产出高的战新产业项目,为禅城做精做优制造业,注入了新技术、新动能。

  而在三产方面,四季文化艺术中心、佳鸿汽车智联商业中心、泰康·禅园高端健康管理中心等项目进驻禅城,也将有力推动佛山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

  优质的项目需要优质的载体支撑。在佛山以大园区、大平台引领产业大发展的思路下,禅城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通过村级工业园改造挖潜,储备一批连片产业用地,承接大湾区的链主企业、总部经济、战新产业。同时谋划打造不少于400亩的虎跃产业园,以满足本土优质企业增资扩产需求。

  “禅城的产业空间对我们非常合适。”深圳中海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符辉毅透露,将在禅城大展拳脚,建设佛深湾区创新产业园,形成大中小企业梯队化发展的产业生态。

  推动大中小微企业共荣共生,近期,禅城发布了“虎跃”计划,实施四大行动,从企业上规、供地保障、自主创新、融资服务、人才保障、税收优惠等九大方面发力。

  作为禅城“蕞大空间”的南庄镇,打出“湾区动力新城、禅西制造强核”的招牌,推出三大“工改工”园区及三大千亩产业园,发布园区招商、金融等系列扶持政策,并“主动出击”到深圳设立招商联络处,吸引大湾区战新产业进驻。

  “以更大的力度、更贴近的服务体现禅城温度,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见效。”严冰说,将提供更多更优质的产业载体、更暖更全面的企业服务、更优更品质的生活环境,打造大湾区投资兴业的沃土。

  接下来,禅城还将抢抓建设佛山数字经济创新集聚区的机遇,周密筹备举办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城市更新推介大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科创经济等带动型经济,朝着未来5年GDP3000亿元的目标努力奋进。

  踏入三月,南海迎来了一轮项目开工落户潮,在两天内,包括大健康产业暨防疫科技园项目、鸿浩光电、菱王电梯等5个重点产业项目先后拿地开工,南海产业经济发展进入了忙碌的“春耕”时节。

  一个月前,佛山市委书记郑轲在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参与分组讨论时,要求南海确保一季度开好局、起好步,稳住经济基本盘,为全市一季度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快一天就有快一天的主动,早一时就有早一时的效益。围绕抓改革、促转型的工作主线,一个月以来,南海积极谋篇布局,通过一轮改革攻势、项目攻势,为佛山开好局、起好步赢得主动。

  2月8日,就在佛山市委全会召开的第二天,南海以改革作为“新春头部会”的主题,拉开了虎年发展的帷幕,用实际行动回应市委的期盼。

  会议重点解读了《佛山市南海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明确未来三年,南海将围绕全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全域推进土地综合整治等深入开展九方面26项改革,坚决破除硬骨头、卡脖子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当前南海正站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关口,能不能延续昨天的优势、创造明天的辉煌,除了全面深化改革,没有其他任何选项、任何路径。”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表示,26项改革任务,场场都是硬仗,处处都有难关。南海需要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全年都要攻坚的姿态,狠抓落实、大干快上,确保改出成效、改出新局面。

  南海改革的头部大方面任务,就是要紧紧围绕破解土地碎片化问题,以集中连片、高效利用为导向,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同步开展制度改革、空间腾挪、产业升级。

  改革的锐气转化为一项项实际行动,新一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攻势迅速拉开。2月17日,位于九江的临港国际产业社区229亩连片旧厂房启动拆除。拆除完成后,将腾挪整理出200多亩连片的优质产业用地,为吸引优质企业打下良好基础。

  2月18日,大沥镇泌冲、沥北等5个社区1500亩破旧的厂房正式拆除。至此,大沥已完成河西等6个社区攻坚任务,累计拆除整理村级工业园3300亩。

  3月9日,南海时隔百日后再次召开全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攻坚现场会,通过再动员再部署,鼓励全区上下更加坚定“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要破局”的信念,朝着全年完成综合整治4万亩的目标迈进。

  以改革破难题,以转型促发展。南海以制造业立区,在产业转型升级体制机制改革方面,今年南海强调要全面融入全市“中部强核、东西两带、南北两圈”产业格局,以“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抓手,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的产业。

  节后一个月,南海延续了去年以来招商引资的良好势头,通过一轮项目签约和集中开工攻势,为全年经济稳中求进奠定了良好开局。

  2月14日,千灯湖创投特色小镇核心区二期启动建设,拟建总建筑面积约10.6万平方米的商业办公综合体项目,进一步拓展千灯湖创投特色小镇的发展空间;同一天,广东华南特种气体研究所有限公司气体设备制造新建项目在里水奠基,项目总投资5亿元,计划打造成低温深冷装备、燃气设备、智能装备、环保和医疗装备等智能制造项目基地。

  一周后,广东希荻微电子有限公司、佛山市中技烯米新材料有限公司分别在桂城、狮山拿地,前者将建设企业总部,后者则签下佛北战新产业园开园后首单产业用地。

  这轮开工热在2月的蕞后一天迎来了小高潮,南海发布了2022年区重大项目356个,总投资5308.40亿元,其中一季度开工重大项目27个,当中包括了深国际·佛山南海现代智慧物流产业基地等一批重磅产业项目。

  此外还有聚芯影像智能制造中心及运营总部项目、友成精密模具及汽配生产基地项目等9个代表性项目进行了现场集中签约。至此,南海预计一季度签约超亿元产业项目41个,计划签约投资额376.85亿元。

  在南海这一轮的集中开工和签约项目中,“两高四新”产业项目占了很大比例,涵盖了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两高四新”产业领域。

  其中,2月28日成功摘得狮山地块的菱王电梯扶梯产业升级基地及技术研发中心项目是装备制造龙头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30亿元;同一天在里水拿地的鸿浩光电半导体项目是电子通信产业项目,成为继飞荣达通信、德珑磁电后,进驻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的龙头项目。

  此外,总投资达50亿元的大健康产业暨防疫科技园项目将建成以防疫科技为主,产学研政融于一体的新型生物医药产业园,成为佛北战新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与龙头。

  南海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勇表示,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的开工和签约将使南海实业为本的基础打得更牢,发展的后劲更足。接下来南海将以重大项目领航,以实际行动响起南海新年春雷。

  万亿开新局,争当领跑者。在2月7日宣布工业总产值历史性突破万亿大关后,作为“广东四小虎”之一的顺德在壬寅虎年开工季,迈出虎踞龙盘今胜昔的新步伐:一个月以来,这片80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持续吹响“开工号”,平均每两三天就有一场新项目签约、动工、奠基等活动精彩上演。

  时间是常量,也是奋进者的变量。从促经济、大招商再到强民生,虎年新春凝聚起强大的奋进力量,将推动顺德这艘制造业巨轮驶向更开阔的天地。

  2月28日,随着打桩机稳稳扎入地下,阔别容桂九年的广东联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回归故土。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崛起集数字化工厂、企业总部及研发大楼等于一体的联柏科技园。

  同一天,乐普电机数智化工厂项目和敏卓微特电机数智化工厂项目在北滘动工。这两大在顺德土生土长的智能家电供应链核心零部件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合计将超过10亿元。

  “跑出加速度”是顺德开工季抢先机的关键词。这三个项目从春节前拿地到春节后开工,除去节假日,仅用了10多个工作日。

  为了推动产业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顺德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通过提前介入、一次征询、并联审批等措施,一次性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等审批证件及批文,大幅提高审批效率,达到“拿地即开工”的改革目标。

  稳投资是稳工业的关键。今年一季度顺德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共82个,总投资约1083亿元。

  站在工业总产值、上市企业总市值双双破亿的新起点,顺德清醒地认识到未来将面临不小的发展压力。一方面,随着外部环境日趋复杂,高基数下保持持续高增长困难重重。另一方面,现有的成绩大部分来源于家电等传统优势产业,结构的迭代已经刻不容缓。

  对此,顺德围绕“六大倍增计划”,狠抓招商选商扶商,尤其将对区外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顺德有短板的新赛道企业、现有赛道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传统产业积极求变,实现“老树”发新芽、长新枝。如总投资达300亿元的粤港澳大湾区黄金珠宝创新生态城项目,立足伦教珠宝产业基础,拟构建黄金珠宝产业智能制造中心、黄金珠宝全产业链综合服务枢纽等。小家电企业SKG投资的未来穿戴生产研发基地项目,则主要研发及生产智能穿戴和医疗器械类产品。

  新兴产业蓄势勃发,竞逐新赛道,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如银星智能服务机器人研发制造建设项目总投资20亿元,目标是达产后5年内成为百亿级服务机器人产业园。而成德5G通信电子电路研发制造项目、瑞德智能总部新生产基地项目等将拓展顺德集成电路产业的新版图。

  从家电、机械装备等传统优势产业,到电子信息、智能机器人、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万亿产值的新增量离不开空间的保障。对此,顺德针对目前工业用地低效利用的局面,出台政策落实八大优惠,提高存量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推动产业倍增。

  通过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工作,顺德全区预计可释放约250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有力支撑产业倍增计划。

  3月9日,在华润置地摘地7天后,大良驹荣北路TOD地块移交暨项目动工仪式举行。这宗372亩的地铁上盖地块,将打造集购物中心、文体中心、公园绿地、河道和学校为一体的混合功能区,为顺德片区统筹开发打响头炮。

  对顺德来说,产业项目是夯基础、扩优势的重要抓手,城市项目则是补短板、利长远的突围之举。

  破解城市发展与经济体量不匹配的矛盾,顺德提出以人的需求和感受为出发点,善待每一个脚步,呼应每一个心声,让顺德兼具颜值和温度,成为近悦远来的魅力之城。

  下足提升城市功能形态的“绣花”功夫,高品质连片统筹开发成为顺德的关键一招。3月3日,顺德重点推介的2022年13块商住用地,均分布在“双中心、多组团”规划内,将坚持实现片区统筹,高效开发,加速城市空间重塑。

  以伦教北城水轴片区鸡洲大涌以南地块为例,顺德将以统筹开发概念结合高质量治水推进高强度集约化开发,以鹭鸟湿地公园串联廊、带、街、坊、里等元素,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社区。

  一流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是高品质城市的标配。开工季以来,顺德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事业等领域动作频频,掀起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的新高潮。

  2月14日,顺德虎年新一轮学校建设大幕开启,今年全区将新增幼儿园学位1500个、义务教育阶段学位1.5万个、宿舍床位2万张。

  2月28日,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医养结合项目在旧址动工,将打造佛山地区首家探索集医养结合与康复医疗为一体的专科医院。

  3月1日,顺德进入CBA时间。高水平体育赛事的举办,将提升顺德的城市形象和影响力。

  “喺顺德、真係得!”“嚟顺德、一定得!”带着先行示范的使命再出发,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刘智勇表示,顺德将以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追风赶月,披荆斩棘,全面推动治水大会战、城市大建设、品质大提升,在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上取得新突破。

  高明明城镇城喜路一带连日来都是一派繁忙施工的景象,位于城喜路附近的万马(佛山)智造产业园项目一期工地近日完成了“三通一平”(即水通、电通、路通和场地平整)工程,预计4月初正式进入大规模施工。

  这是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万马联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珠三角地区布局的首个产业园。万马集团看中的是佛山的产业基础和高明的土地空间及区位交通优势。

  随着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的规划建设,高明的投资价值愈发凸显,各类优质项目争相落户。在日前举行的高明区城市价值与产业空间推介会上,意向签约项目68个,总投资额达1039.99亿元。高明以强劲的招商引资势头开新局,迈开进入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县区方阵的步伐。

  春节以来的一个月时间里,高明召开了多场大会,推动今年头部季度开好局。其中的三场大会尤为重要——定方向,推项目,抓队伍。

  2月9日,高明召开区委全会。会议指出,2022年高明将以昂然姿态高质量跨入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县区方阵。

  高明2021年GDP达977.1亿元,如无意外,2022年高明GDP将突破千亿。这意味着高明仅凭40多万人口就跻身千亿俱乐部,这在全国县区中都是少有的,这也将是高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例证。

  会议上,“抓落实”成为关键词。会议提出,高明要紧盯目标抓落实,突出重点抓落实,把握政策抓落实,人民至上抓落实。

  佛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明区委书记杨永泰表示,高明将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攻坚建设大工业园区,发展复合型经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全面实施顺高紧密协作机制,探索建立党政部门全覆盖的抓招商、抓项目、抓投资的“三抓”责任体系,以办实事、开新局的实际成效展现高明全域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态势。

  2月23日,高明举办以“大湾区新机遇,大枢纽新高明”为主题的城市价值与产业空间推介会,全方位宣传推介高明优良的投资环境、城市资源、发展空间,共吸引400余家海内外企业和行业机构参与,涉及工业、农业、文旅、房地产等多个领域。

  推介会上,高明不仅三大产业同台招商,更从不少项目的内涵中透露出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再升级的趋势。“新绿色现代中药华南总部生产基地项目”是一个三大产业有机融合的综合性项目,投资30亿元,计划4月动工;面积达10420亩的湾区绿谷循环经济园将力争建成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环保装备制造与节能技术应用基地,带动高明环保科技产业做大做强。

  高明区区长姜岳新在会上透露,高明“锡晒你”行动方案将推出38条更加创新、更有活力的改革举措,进一步提升市场的透明度、服务的优质度、社会的包容度。

  没有好队伍,就难有大作为、大发展。3月2日,高明区召开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大会。会议向全区党员干部发出有没有自信心不足、有没有忧患意识不强、有没有不负责等“十个有没有”的“灵魂拷问”,督促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把精力和心思都用在抢抓机遇、真抓实干、促进发展上,加快走出一条不同于佛山其他区域的发展新路子。

  2月底3月初,杨和、明城、更合三镇也密集召开党代会、人代会,推出了各自的年度目标和“施工图”,以昂扬斗志开新局。

  走进佛山市威仕达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有序忙碌,生产线满负荷运作。这家PVC人造革生产企业的订单已经排到了4月份。

  “订单不愁,就是有点缺人。”威仕达总经理刘守忠说,该企业订单早在春节前就排满了整个季度,正月初十复工,元宵节就开始满负荷生产,“目前就是普工有点缺口。”

  来自高明区经济与科技促进局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1日,高明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复工605家,复工率100%;累计返岗员工103793人,返岗率93.95%。企业订单较为平稳,手持长期(维持3个月以上生产)订单企业占19.6%;手持中期(维持2—3个月以上生产)订单企业占28.5%。

  漫步崇步万亩稻田,1000亩油菜花海恣意盛放,蜂蝶飞舞。该油菜花海是在华中农业大学的技术指导下,采用高产高蛋白饲料油菜品种种植的,是高明探索冬闲田高效利用模式,促进产业融合的一次新尝试。

  目前,花海吸引游客,设立滑索、过山车、小火车等田间游乐设施,发展农业旅游,并带动农产品销售;春耕开始后,逐渐枯萎的油菜花将会被打碎埋入田里,作为春耕水稻的养料,增加万亩稻田的肥力。

  定位为高端装备制造园区的万马(佛山)智造产业园,正是高明区城市价值与产业空间推介会上签约项目之一。

  “项目一期预计2023年国庆前交付,打造集生产制造、研发设计、产品展示和商务配套于一体的产业综合体。达产后,预计产值将超过10亿元。”万马(佛山)智造产业园总经理樊凯峰介绍。

  三江潮涌万象新。过去一个月,三水省市重点项目复工如火如荼,重大项目引进开工紧锣密鼓,正如扑面而来的春天,迸发蓬勃生机与发展活力。

  笃行谋新篇,实干启新程。春节后至今,三水56个已开工省市重点项目有力推进;23个重大项目实现集中开工,总投资293亿元;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4.23亿元,助力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开年实现良好开局。

  开春以来,三水区抢抓佛北战新产业园建设等发展机遇,勇当佛山高质量发展后起之秀,在多个方面跑出“后来居上”加速度。

  2月8日,三水作为主会场举办全市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暨佛北战新产业园开园仪式,集中开工重大项目23项,总投资293亿元,开工项目数量、总投资居五区之首,实现2022年重大项目工作开门红。

  其中,总投资100亿元、占地340亩的广东医谷·云东海生命科学园项目是三水今年开工的重点项目中投资体量蕞大的项目,也是佛高区云东海生物港首个项目,更为佛北战新产业园开园写下精彩注脚。

  目前,该项目预计年产值100亿元,主要建设高品质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载体,将打造成综合性医疗产业投资孵化平台。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从签约、拿地、动工,仅用37天,跑出了“三水速度”。

  三水作为佛北战新产业园主阵地之一,规划面积235平方公里,涉及西南街道、云东海街道、白坭镇、乐平镇、芦苞镇、大塘镇6个镇街,其中佛高区云东海生物港为核心起步区。

  目前,云东海街道正全力配合佛高区云东海生物港建设,全力以赴做好生物港范围内的土地整备、项目立项审批、企业服务等工作。春节以来,该片区现场的项目工地热火朝天,一批落地项目正在加速推进,园区面貌“一周一变样”。

  载体建设快速推进,项目招引持续发力。目前佛高区云东海生物港已储备项目超50个,投资总额超300亿元,展现出三水强劲的后发活力和澎湃的赶超动力。

  佛北战新产业园不仅是佛山对全市产业空间重构优化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佛山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为细化落实市委、市政府重要战略部署,2月15日,佛山市南海区、三水区结对协作工作推进会召开,两区共同签署《佛山市南海区 佛山市三水区结对紧密协作框架协议》。

  双方将在规划无缝衔接、产业协同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治共管、共同推进乡村振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国有资本平台以及公共服务互动互补七大方面展开深度协作,标志着南海、三水携手构建区域协作新发展格局取得实质性进展。

  开春以来,三水密集行动,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城市三水”实现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落实落细市委“一号改革工程”。过去一个月,系列举措落地见效,助力全区产业项目建设高效推进,打响经济发展主动仗。

  2月10日、11日,三水区委书记胡学骏到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区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调研,就国企改革、营商环境、政务服务等相关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要求各部门聚力提升三水营商环境。

  2月16日,胡学骏率队开展企业暖春调研,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面对面回应企业发展诉求,帮助企业化解发展难点痛点。当日下午,三水举行2022年头部季度政企座谈会,三水区区长李军与区镇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企业代表面对面交流,共商三水发展大计。

  聚焦企业发展诉求、破解项目发展难题,开春以来,三水区镇联动,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形式,聚焦营商环境提升,将深化工程项目审批改革、精细化做优企业服务作为两大抓手,用“三水效率”“三水服务”助力项目加速动工投产。

  企业有需求,政府有响应。3月2日,三水区召开促项目动工投产工作会议,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及时解决各镇街产业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切实推进项目工程早动工、早投产。

  进一步落实助力项目加速动工投产举措,三水通过制度创新集中破解普遍性问题,通过专人服务化解企业个性化发展难题。一方面,三水以体制机制突破为关键,通过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全力推动“拿地即开工”。

  另一方,三水进一步推动企业服务精细化,通过强化项目跟踪和提供“管家式”项目服务,对从招拍挂摘牌到动工前的12个事项节点进行重点跟踪监控,为企业定制审批流程、梳理报批事项,分析问题并协调解决。

  据统计,三水56个已开工省市重点项目在春节后全面复工,目前正在加快建设,包括海尔智能电子、恒洁总部、邦普高镍正极材料等重大项目。

  开局良好,后程可期。接下来,三水将发挥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动力作用,打好园区建设、产业培育、企业发展组合拳,下好数字化转型、服务业发展先手棋,大力推进主导产业与新兴产业“双驱动”战略,以重大项目撬动四大千亿产业集群崛起,力争2022年全年招商引资总额突破600亿元,朝着5年再造一个产业新三水的目标奋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50亿元智能装备项目落户佛山10亿元新材料项目下月肇庆动工

50亿元智能装备项目落户佛山10亿元新材料项目下月肇庆动工

  10月26日,天心天思智能装备产业项目签约落户佛山市三水区芦苞镇。该项目总规划面积200亩,总投资额为50亿元,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40亿元,将为佛山市三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广东恒基10亿元的家居装饰制品项目,落户肇庆仅用了4个月,目前该项目正在开展规划设计,预计11月中旬动工建设,实现当年引进、当年供地、动工建设。   天心天思集团至今已有32...

8家国内外企业签约落地为佛山高明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8家国内外企业签约落地为佛山高明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11月15日,“科技引领,中德鑫高”——中德(佛山)智能制造产业融合创新交流会在佛山高明举行。大会聚集了国内外智能制造、科技创新领域专家学者及企业家,通过论坛对话、项目路演、企业签约落地等多种形式,推动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国际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会上,来自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共8家优质企业签约入驻鑫创AI国际科创智谷。该园区将被打造成为大湾区高端科技服务集聚区、...

「高质量发展」投资总额210亿元佛山高明签约五大项目加速布局新兴产业

「高质量发展」投资总额210亿元佛山高明签约五大项目加速布局新兴产业

  12月4日至5日,佛山市全球招商大会暨湾区经济论坛举行。活动期间,高明区共签约项目5个,投资总额210亿元,项目涵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   在全球招商大会重点项目及全球招商伙伴签约仪式上,高明共有5个重点项目参与签约。包括1个投资100亿元项目,项目投资方为佛山(高明)万洋众创城,选址位于更合镇,在一期基础上,将继续重点引进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新能源、...

一批优质项目签约!“深圳创新+佛山产业”两地探索合作新模式

一批优质项目签约!“深圳创新+佛山产业”两地探索合作新模式

  昨日(1月9日),禅城区在深圳市南山区举办佛山—深圳双城协同创新发展大会暨佛深产业融合促进会筹备发布会。现场一批创新项目举行了签约仪式。   为进一步加强佛深两地产业合作,帮助和服务更多来佛山投资、创业的企业,禅城区率先推动筹备了佛深产业合作促进会,作为一个跨区域的商协会,将为两地企业交流合作提供一系列服务支持。   禅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

三龙湾科技城为千亿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三龙湾科技城为千亿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在繁花似锦、万物并秀的盛夏时节,佛山生物药业产业在三龙湾科技城掀开崭新一页。   7月8日,三龙湾生物医药产业系列合作协议签约暨三龙湾中德生物医药产业园揭牌仪式在位于三龙湾科技城的广东科荟生命科技产业中心举行。   活动上,西澳大学Helicobacter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分子病毒与免疫重点实验室合作挂牌成立生物医学与创新药物联合实验室;西澳大学...

佛山“西进”高明何为?

佛山“西进”高明何为?

  11月29日,佛山召开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市委书记郑轲表示,要实施北向战略行动,布局西进计划,为再造一个新佛山提供有力支撑。12月1日,郑轲到高明区开展“督、评、点、促”活动时强调,要加快推进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广湛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谋深做实西进计划,打开城市发展格局,推动城市能级跃升。   继北向战略后,又提出西进计划,...

佛山三水:21个产业项目落户投资逾128亿元

佛山三水:21个产业项目落户投资逾128亿元

  央广网佛山5月8日消息(记者 夏燕、佛山电台 冯东生)5月8日,佛山高新区三水园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三水乐平举行,7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代表上台签约。   其中,汇林华南(三水)汽车零配件智造项目占地250亩,总投资25亿人民币,达产后年销售75亿元,年纳税额超1.2亿元,将开展各类汽车零部件(包括发动机、变速箱、电子转向器等)资源的循环利用。...

佛山中科产业技术研究院:让“佛山制造”加快走向“佛山创造”

佛山中科产业技术研究院:让“佛山制造”加快走向“佛山创造”

  南海区天富科技城内,佛山中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已投入使用,集聚了一批“中科系”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佛山中科产业技术研究院(下称“研究院”)在佛山落地的重要成果之一,这里将致力于打造为集技术孵化、技术集成、中试基地、分析检测等功能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在佛山的创新发展历程当中,与中科院的合作是绕不开的一个线年,中国科学院与佛山市政府签约全面合作,共建中国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