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蕞美工厂”奔向“碳中和”|佛山蕞美工厂
在蒙娜丽莎位于南海区西樵镇的特种高性能陶瓷板材生产线,厂房内闻不到刺鼻的气味,空气中见不着飘扬的粉尘。得益于对绿色环保理念的不断坚持,经过多年发展,蒙娜丽莎先后荣获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试点创建企业、工信部首批“绿色建材评价标识三星级”企业、首批“绿色工厂”,并获得2015—2019年度连续5年佛山市环保诚信企业(绿牌)等多项荣誉称号。
如今,步入“碳中和”“碳达峰”时代,蒙娜丽莎正计划通过“煤改气”、设备升级、分布式发电等方式,打造“双碳”时代的全新“蕞美工厂”。
尽管蒙娜丽莎让陶瓷行业的生产面貌已经巨变,但步入碳中和时代,其仍将遭遇低碳浪潮的洗礼:据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的统计显示,2020年,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共排放了5202万吨二氧化碳(包括电力消耗折算值),表明这一行业距离“零碳”仍有较大前进空间。
朝着“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蒙娜丽莎的“蕞美工厂”启动了新的探索。减排的头部步是“煤改气”:2020年,蒙娜丽莎西樵生产基地及清远生产基地全部完成了“煤改气”,广西藤县生产基地也主动选择以天然气作为燃料,将生产线%。蒙娜丽莎集团副总裁刘一军透露,江西高安生产基地也正在推进“煤改气”。
更多的绿色减排设备被引入蒙娜丽莎。2020年4月,蒙娜丽莎广西藤县生产基地投产了头部期4组生产线,这批生产线配备了“五台压机+一条宽体窑炉”,引入智能窑炉温控系统和智能排产系统,温控更精准、生产更柔性;生产线还装备了“航天级纳米隔热保温高效余热回收接力加热”系统,更加高效节能。
蒙娜丽莎绿色智能化生产线月,蒙娜丽莎特种高性能陶瓷板材项目三条生产线全部完成设备联合调试和试产阶段。新改造的三条生产线,配备了国产岩板双层窑炉、七层干燥器、连续成型压机等全新设备,其中双层窑上、下层有独立的传动系统、燃烧系统、互不干扰,可独立运行,在智能系统的控制下生产不同规格产品,更加省地节能。
想方设法降低生产环节“碳排放”的同时,蒙娜丽莎也希望通过光伏发电来抵消“碳指标”。刘一军透露,每平方米屋顶一年可发电一百度,而蒙娜丽莎拥有上千亩生产场地和30多万平方米厂房,光伏发电前景可期,因此蒙娜丽莎也在考虑与相关服务商合作。
“碳达峰碳中和不单单是陶瓷企业的问题,而是全行业、全社会的问题,如果大家共同关注,陶瓷行业一定可以走出新的天空。”刘一军说。
“碳中和”是陶瓷行业环保标准越来越高的折射,而始终坚持绿色环保发展理念,也让蒙娜丽莎实现了资源能源节约、废渣循环利用、废水零排放,为迈向“双碳”打下基础。
在佛山,企业环境信用等级分为环保诚信企业、环保良好企业、环保警示企业、环保不良企业四个等级,依次以绿牌、蓝牌、黄牌、红牌标示,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境管理、社会监督四大项目,涉及19个子项目及100多个细化指标,所有项目均获得满分100分才有望获评绿牌企业,因此,连续获得“环保绿牌”并非易事。
为此,从喷雾塔、窑炉除尘脱硫脱硝改造,到采用陶瓷烟气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与装备和陶瓷烟气一站式净化处理技术1.0到5.0,以及执行陶瓷烟气在线监测,雨污分流、固废分类,蒙娜丽莎始终走在应用环保技术的前沿。
具体来看,国家规定陶瓷企业排放标准为颗粒物30mg/m、二氧化硫50mg/m、氮氧化物180mg/m,即“30/50/180”,而蒙娜丽莎集团一直执行着严于国家标准的环境保护企业内控标准,将内控标准定为“10/20/90”,广西藤县生产基地则更为严格。
蒙娜丽莎集团还建成国家能源管理示范中心,形成了一套融合计划、管理、控制、数据、信息、ERP于一体的能源管理系统,对全部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管、统计、分析,对生产过程进行动态可视化监管,提升生产设备利用率,降低生产过程能源消耗。
“蒙娜丽莎将紧紧围绕价值创新及艺术、绿色、智能的高质量发展战略要素,瞄准行业科技前沿,充分发挥科研主力军作用,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人才、装备、资金投入强度,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蒙娜丽莎董事、总裁萧礼标表示。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