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大桥时代走读湾区佛山篇2)顺德机器人智造城:一个“龙头”带动一条产业链
“工改”是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推手,与中山相比,佛山的“村改”先行一步。截至今年3月,佛山已累计完成超过32.万亩村改任务,新建在建产业载体建筑面积超3300万平方米,一个个现代产业园区拔地而起。随着深中通道的通车,中山由“工改”腾出的超3.9万亩产业新空间也正“多点开花”,未来,中山要打造怎样的产业园、构建怎样的产业生态圈?带着这些问题,“大桥时代走读湾区”记者团走进位于佛山顺德北滘的全省首批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示范项目——广东海创大族机器人智造城,通过走访“链主”企业以及园区运营管理方,为中山“工改”结出更多丰硕果实提供参考。
在顺德区北滘镇海创大族机器人智造城内,来自深圳的企业——大族机器人正处于满产状态。依托这两栋共22层的厂房,每年产出各类拥有自主产权的机器人达30000台,客户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公司生产的协作机器人已应用于3C、金属加工、汽车、医疗健康、新零售等众多行业领域。
大族机器人相关负责人洪祥伟:“协作机器人并不是完全取代人工的,它是让你整个工厂降本增效,让利润可以蕞大化,可能投资之后,半年、一年回本之后,在所有东西不变的情况下,一年回本,但是你可能从营业额1亿可以拉到2个亿,甚至3个亿,往这个方向去走。”
协作机器人在制造业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大族机器人将全球制造总部落地到顺德北滘,源于6年前与佛山招商部门在德国的一次碰面。2018年,佛山三龙湾管委会赴德国参加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意外发现了这家新兴的深圳机器人企业,当即向其抛出了橄榄枝。彼时,恰逢大族机器人在自动化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为了让企业安心扎根在此,顺德北滘通过“村改”为企业腾挪出发展空间。2020年,它的全球制造总部落户,自此,大族机器人开启了“深圳创新+顺德智造”的全新产业布局。
洪祥伟:“珠江口西岸的机器人产业链会比珠江东更成熟,珠江西焊接钢构市场是很大的,珠江东基本上就是手机电脑相关的,都属于比较小件的,到佛山落地、落户,赶快把供应链体系,包括整个生产立起来,口碑立起来。”
洪祥伟说,依托300多人的科研团队,大族机器人八成核心零部件实现了自主生产,协作机器人的精度也在不断提高。落户顺德短短4年时间,大族机器人的产值从4000万元跃升至4亿元。
洪祥伟:“大族机器人绝对的自主生产会有绝对的优势,比如说像芯片被‘卡脖子’的情况,我们现在已经至少有八成是自制的,当然有二成可能都是关键技术确实无法生产,我们并不是只是说依靠外国进口部件,我们一样有在研发。”
海创大族机器人智造城总经理李凯介绍,大族机器人一落地,就带来了70余家一直有生意往来的上下游企业,为园区减轻了不少招商压力。从2021年启动建设到现在,已陆续签约了朗宇芯、华机机械、洛施达传感器等160多家高新企业、初创企业,超七成来自广州、深圳。
海创大族机器人智造城总经理李凯:“依托于链主,把协作机器人的上下游集合起来,把产业园的产业要素聚集化,所以提出了一个产业园产业链的口号,希望在一个园区之内,把工业机器协作机器人这个领域的上下游企业全部聚集,聚合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形成了园区内部的一个产业生态。”
诚邀八方来客,但并不意味着什么样的企业都能进驻园区。政府与园区共同制定了准入标准。例如,为了保证园区的产业生态,机器人相关企业要占有一定的比例,园区内必须有10家产值不低于2亿元的企业,园区的整体税收不得低于规定值。此外,园区还创新性地引入了极具科研实力的高校进驻,园区与东北大学共建的机器人学院,今年9月就正式开学了,学生们上午在教室上完课,下午就可以去企业实习,真正实现产学研联动,让人才就近服务产业。
李凯:“目前我知道的在大学走进园区的好像只有我们一个,我们的制造业园区偏科技化,产业需要产业大脑,东北大学是我们国家在计算机领域,还有机器人领域是比较靠前的一个985学校,它的机器人学院到了我们园区,就对我们整个产业的产学研,蕞后使用上有一个非常大的帮助。”
广告联系电线、 虚假新闻举报电话 邮箱:/p>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