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科创资源佛山三龙湾加快建设一流科技城
射频电源、远程等离子体源、真空高速蝶阀、高端装备用轻量化钛铝材料及部件和非充气轮胎……近日,第26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隆重开幕,作为三龙湾乃至佛山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季华实验室第六次参展亮相,吸引了不少关注的目光。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是佛山经济的大方向。纵观国内外,创新资源只有走向集聚、形成极核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佛山,这个创新极核就是三龙湾。
多年来,作为佛山市委、市政府唯一聚力打造的科技城,三龙湾不断在创新资源集聚上下功夫,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正在向大湾区一流科技城加速迈进。
放眼大江南北,每一个制造业大市都在想尽办法努力形成一颗“科技心脏”,以此引领整个产业体系的向新、向上。在国内,从武汉东湖科学城到成都科学城,从合肥滨湖科学城到无锡霞客湾科学城,无不是这样的创新资源集聚区。
根据城市资源禀赋的不同,各种创新资源集聚区的使命、特色不尽相同,有些专注于原始创新,有些则聚焦产业前沿。在佛山,三龙湾科技城就是蕞典型的创新资源集聚区,其使命任务也与佛山产业的特色、需要紧密相关。
前不久,佛山市委书记唐屹峰在季华实验室调研时,勉励季华实验室紧贴佛山产业发展所需,以应用为导向开展科技创新,并要求市、区有关部门加大支持力度,用好科研平台优势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更好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实际上,这既是佛山市委对季华实验室的期待,也为三龙湾指明了发展的重点:一方面,要以佛山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应用需要为导向开展科技创新;另一方面,也要用好科研平台优势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
为什么要强调创新、强调以应用为导向?这是基于佛山发展核心诉求的判断。当前,佛山产业的结构亟待优化升级。虽然佛山是全国第四的工业大市,但如果从战新产业角度来看,优势并不突出。佛山市政协的调研结果显示,目前佛山战新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仅为37%。
湾区大健康智造港(顺纳)项目效果图。
纵观全国26座经济总量超万亿的城市,佛山战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更显得尤为不足。苏州、杭州、郑州、合肥、西安等城市的战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均在45%以上。
要破解战新产业占比偏低的问题,从而提升佛山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关键就是立足产业基础、科研条件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放眼佛山全市,多个创新平台都在为此而奋斗,三龙湾科技城也正是为此而生。
相比其他平台,三龙湾优势更加明显:囊括禅城、南海、顺德三个全国百强区的“精华”地带,坐拥季华实验室这个佛山“蕞强大脑”,背靠广州南站这个全省重要的铁路枢纽,三龙湾在集聚科技资源方面的优势远超佛山全市其他板块。也正是因此,佛山人对三龙湾的期待始终如一,那就是打造万亿制造的科创心脏。
初冬的佛山大地,阳光温暖,徐风扑面。俯瞰三龙湾,波光粼粼的文翰湖映衬着蓝天白云。
在这片水面周边,文翰湖国际科创合作区已于近日正式启动建设。根据计划,文翰湖国际科创合作区将对标深圳前海、广州南沙,打造成为湾区极点城市的人才集聚地、创新策源地,肩负起代表佛山参与湾区竞争、国际竞争的使命与担当。
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关键在于构建创新策源、转化孵化、应用牵引、生态营造的“热带雨林”。在这方面,三龙湾的建设已经卓有成效。
在文翰湖所在的三龙湾南海片区,近年来科技要素不断集聚,已经吸引了包括虎牙全球研发总部、欢聚集团产业互联总部、宏旺集团总部、尼得科华南总部、中科安齿总部在内的大批科创龙头企业项目落户发展。
截至今年10月,三龙湾科技城已拥有1家省实验室、87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孵化器、15家众创空间、4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引进33个创业项目,其中包括佛山市各级人才团队9个、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专精特新企业1家、来源于香港的项目共17个。
这里不仅有季华实验室这张“王牌”,还拥有多个科创平台。香港科技大学(佛山)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就是其中之一,其于2020年4月获得香港科技大学批准正式成立,依托于佛山市香港科技大学LED-FPD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截至今年1月,该中心累计引进创业项目31个,具有“港科大”元素的项目占比100%。
佛山市香港科技大学LED-FPD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近年来,众多主攻战新产业的科技团队在此孵化、创业,让来自三龙湾的科研成果走向市场。以季华恒一(佛山)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其专注于宽禁带半导体和新能源领域的半导体装备产业化,正在开发高良率和批量生产的系统装备,推动我国宽禁带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发展。
同样诞生在三龙湾,超滑科技(佛山)有限责任公司围绕国家重大装备润滑节能降耗技术关键难题,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开发出了金属加工液集中供液系统等多品类、成系列产品及装备,已在多个行业领头企业应用。
为了吸引更多科技团队、人才、技术集聚,三龙湾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软硬件环境,让创新的主角有更多获得感。近日在三龙湾封顶的美生桃花源科技园就提出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合一”为建设理念,打造为科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园区。未来,这一园区将重点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孵化、加速全链条创新发展的“科技桃花源”。
从“科技桃花源”到整个三龙湾,创新资源的聚变、战新产业的壮大,已经势不可挡。
全球竞逐中试产业,佛山如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唐屹峰到市发改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调研
唐屹峰到顺德区调研: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滑动查看全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