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万亩土地华丽转变!南海全域综合整治三周年成绩单
2024-11-24 13:10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借南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周年之际
在狮山新材料万亩产业园内,瑞浦能源科技公司成为了媒体行的头部站。这家专注于动力与储能锂离子电池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自落户南海以来,迅速崛起,成为推动当地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走进园区,锂电池的各种原料、机械化的生产线令人印象深刻。据介绍,瑞浦能源项目的落地,是南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全域整治+连片产业用地整备”模式的重要成果。通过土地连片征收和高效利用,南海区为瑞浦能源提供产业用地,有力推动当地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瑞浦能源相关负责人表示,佛山的营商环境优越,从项目落地到建设、验收、投产的整个过程,都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高效服务。狮山镇政府更是成立了项目专项债券工作专班,建立了资金保障机制,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资金支持。
狮山新材料万亩产业园的区位优势加上连片出让地块,吸引了众多战略性新兴产业落户。新能源、新材料意向企业落户后,迅速与周边汽车、金属加工等传统产业形成耦合效应,新的千亿链群蓄势待发。同时,园区的核心枢纽位置也强烈吸引着本土优势企业,它们将转型升级的关键棋子布局在园区内,进一步推动着传统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
在西樵山下,一片片鱼塘被蓝色的棚架覆盖,里面引入温暖的空气,保证鱼苗不会因寒冷而冻死,从而提升了存活率。该项目总面积达1483.55亩,整治前主要由散户承包养殖,存在养殖不规范、鱼药滥用、尾水直排等生态污染问题。
这是在西樵新田村的智鼎农业项目,通过“全域整治+集约农业地+塘改”的模式,实现了土地资源从零散低效到集约高效利用的华丽转身。如今,项目已经焕然一新,收储到期鱼塘771亩,养殖苏丹鱼约500吨,预计明年产量将达1500吨,年产值可达3亿元。
西樵镇相关负责人陈国杰表示,新田村智鼎农业项目不仅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还搭建了从养殖到运输、加工一整套成熟的产业链条,大大促进了当地的渔业养殖发展。
当天,媒体团探访了多个重点项目:里水华豆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大沥盐步老龙1432项目对历史文化节点进行升级活化、桂城夏北社区整村改造焕发城中村新活力、宜安科创园在产业升级取得显著成效……“全域整治+产业保障房”“全域整治+农业”等模式,成功引入了不同产业的优质项目,为南海各镇街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南海区自然资源分局总工程师王炜表示,在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过程中,南海区十分注重将短期收益与长期收益相结合,确保村民利益得到蕞大化保障。村民在拿到补偿款后,还能享受到长期分红,这样既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又让他们分享到了土地整治带来的长远利益。
其中,九江镇临港国际产业社区通过“征租结合、连片开发、区镇联动”的开发模式,实现征收土地面积2730亩,总征地补偿款11.99亿元,人均股份分红17.4万元。开发整理后,每年租金收入提升20%~110%。
据了解,南海区推出“4PMP”机制破解土地碎片化,涵盖4类整治片区、政策体系、整治模式及示范项目。通过全要素整治,促进农、生、城、产四大空间协调发展。健全“1+3+4”政策体系,出台超70份创新政策,并通过推出“三券”政策,探索低效建设用地退出利益平衡机制,加快各类用地腾挪和集中归并,打造出21个精品示范项目,如佛北战新产业园、联创智慧产业园、泌冲大沙后海片区等。
丹灶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推进丹灶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的土地整治中,注重把握政策机遇,还通过地券政策,将一些用地指标置换腾挪到别的地方去,用于支持其他产业的发展,有效腾退低效、低端、污染严重的厂房,形成了连片的生态空间。
截至10月,南海全区土地整治规模达25万亩,其中村级工业园拆除改造2.4万亩(累计8.1万亩),综合整治15.2万亩,整备连片产业用地2.1万亩,腾退低效建设用地复垦复绿1.3万亩,建设产业保障房228万平方米,累计集约农用地3.3万亩,新增耕地6360亩,初步实现建设用地更加连片集聚、农用地更加整合提质、生态空间更加山清水秀的工作目标。
通过生产、生活、生态三方面的综合整治,南海区不仅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还推动了产业升级、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
当前,佛山正加快实施土地利用效率提升行动,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目标至2025年处置8万亩未供土地、整理4万亩储备用地。作为制造业大区,南海区将继续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为佛山乃至全省的土地利用改革贡献更多宝贵经验。
关注南海发布视频号,掌握南海蕞新资讯↓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