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三水区中心科技工业区白手起家建设工业园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打印】【关闭】
创业需要投资。在财政拮据的情况下,三水区乐平镇在工业园开发建设中,实施“企业主导、捆绑开发”,在探索中走出了一条政府导向、企业运作的新路子,在没有政府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创建了中心科技工业区范湖园。目前,范湖园区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800多万元,签订投资金额2亿多元,可谓“白手兴业”。
“工业园区开发,涉及规划、征地、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设施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管理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捆绑什么?如何捆绑?这是乐平镇在采用这种‘捆绑’模式时遇到的头部个难题,而这也决定着园区开发的成败。”乐平镇有关负责人说。
据乐平镇党委副书记何勇祥介绍,在范湖工业园开发初期,乐平镇便考虑到工业园形成的产业群聚集效应、延伸效应、对第三产业的拉动效应及解决农民失地等问题。实施以企业为主导、捆绑开发时,乐平镇将对引进项目的要求和安排失地农民就业等问题列入捆绑的内容。另外,在范湖工业园的创建过程中,首先是政府负责园区建设总体规划、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其次是由开发商负责征地以及实现“七通一平”、土地转让、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管理等工作;同时开发商还要承担一切所需资金,在开发成功后获得的报酬是地价差、企业服务费及通过建设生活、娱乐等配套设施盈利。
正是通过这样的手段、措施,将这些付出与回报捆绑起来,使开发商在获利的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风险。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断加大投入,不断完善管理,从而不断地获得回报。开发商付出越大,回报就越多,政府的工作收效也就越明显。
虽然是企业为主导,但是政府并非袖手旁观,而是对园区建设进行指导和帮扶。何勇祥告诉记者,在实施企业为主导、捆绑开发的过程中,政府与开发商的利益是一致的。开发商自主经营的工业园区,在开发过程中,作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目的是想通过大的投入,获得大的产出。政府也只有在企业投产后才能获得税收及其他效益。为加快园区建设、促进园区经济、提高地方的综合实力,政府很有必要对开发商进行指导和帮扶。
据介绍,范湖工业园开发初期,投资者对开发商自主开发信心不足。政府便派出人员到工业园蹲点,甚至招商办也迁到园内办公,帮助开发商消除投资者的疑虑;征地洽谈,农民对开发商也有疑虑,政府专门派员跟进,同开发商一起与村民代表洽谈;开发商服务管理人员不熟悉业务,政府无偿帮其培训;工业园定型后,凸现区位、环境等方面的优势,适宜生态、环保型企业引进,便由政府出头牵线搭桥,使其成为生态医药健康产业基地,找到了产业的孵化器。乐平镇有关人士说:“范湖工业园之所以有今天的良好局面,除开发商自身的付出外,政府的指导和帮扶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政府的导向下,由南海开发商独资开发的范湖工业园,创办3年,累计投入开发建设资金2800多万元,大部分土地已完成“三通一平”工作。土地转让率达95%。区内现有项目27个,签订投资金额2亿多元;已投产项目8个,正在上马企业19个,预计大部分企业可在今年内投产,年工业产值超6亿元,创税将达2000万元。2003年,该园被列为广东省生态医药健康产业基地,形成了以生物医药为主导,兼容食品、环保机械的多元化工业体系。作者:赵宗祥黄杰华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