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水已攻坚超11万亩低效工业用地
为了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水全力改造提升低效工业用地。据了解,自2021年三水区启动实施国有工业用地优化提升三年行动,全面打响“低改”攻坚战后,截至目前全区共推动164家企业改造提升11323.6亩低效工业用地:按地块的亩产税收来计算,改造提升后的低效用地亩产税收将达到改造前的10倍以上,实现经济效益几何式增长。
三水突出“载体升级+载体招商”优越性
位于大塘镇的广东宏大金谷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其低效工业用地改造走出了新路子。
该项目是三水低效工业用地唯一的“商改工”项目,原用地性质为商业用地。“这家企业结合大塘园区特点,在区、镇部门推动下,将用地性质变更为工业,打造‘工业上楼’新标杆。”该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表示,项目结合大塘化工园区独有的环保优势,以精细化工作为主导产业打造成为高端精细化工产业园,建成后将新增载体面积约22万平方米。目前一期13万平方米厂房已投入使用,已引入努丽塞罗那等15个精细化工项目,其中12个项目已投产。
同时该项目二期9万平方米厂房已基本建设完毕,已引入凡高医药科技等10个项目,待全部项目竣工后,可容纳50个项目进驻,预计年产值可达10亿,税收3500万元,亩产税收接近35万元/亩。
“上述做法是‘载体升级’模式,利用空闲土地新建厂房、对老旧厂房进行拆除重建等方式,设计先进、功能完善的高标准产业载体,提升产业项目承载力和集聚力。”该负责人指出,目前全区有80家低效用地企业采取该模式进行提升,新增载体面积330万平方米。
除了“载体升级”模式,三水还通过“载体招商”模式,对已建成厂房且仍有可利用空间的低效用地,通过按引入项目产生经济贡献一定比例给予返还政策,鼓励引导低效用地对现有厂房等载体对外进行租赁,快速引入高成长性、高附加值项目,实现政府招商引资、权属人提升效益、参与方快速入驻的三方共赢。
当前全区有50家低效用地企业采用该模式进行提升,引进项目123个,预计全部投产后将新增营收128亿元、税收3.4亿元,亩均税收增加近7倍。
如五羊集团旗下的礼顿卫生用品(佛山)有限公司,它利用佛山市德拓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停产后的6栋厂房,仅用100天时间就在芦苞镇实现项目落地投产,预计2022年营收将超过1亿元,目前公司正在打造数字化车间,预计投产后税收达到5000万元,亩产税收预计达到40万元/亩,未来2-4年,公司还计划投入约2亿元建设20条生产线,引入销售和总部功能。
“自主提升+产权转让”扭转用地低效
对于一部分因生产技术落实,企业效益不佳的低效用地企业,三水区就鼓励引导企业通过政策,积极实施技术改造、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增强企业竞争力,提升土地产出效益。全区共有18家低效用地企业采用“自主提升”模式,预计投产后新增营收24.6亿元、税收1.35亿元,亩均税收增加3倍以上。
白坭镇的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福日建材厂,主要生产陶瓷废料砖、固废砖等建筑材料,但原有生产工艺较为落后,基本靠人力运作,亩均税收仅0.68万元/亩。
但是公司在2021年投入1.1亿元建设4条自动化生产线,通过循环再生技术生产高品质环保建材产品,经改造后,企业员工从400人缩减到200人,而且2021年企业各类税收合共约2500万元,亩产税收达到7.7万元/亩,超过改造之前的10倍。
“我们对于无开发意愿且自身实力有限的低效用地企业,鼓励引导企业采取整体或者分割方式转让地块及地上物产权,引入新投资人加快低效地块的开发利用。”该负责人强调,三水有3家企业通过“产权转让”模式,实现了低效地块的有效盘活。
其中芦苞镇的广东博德精工建材有限公司,由于行业因素企业整体效益下滑,经济贡献产出较低,在芦苞镇政府牵线搭桥下,佛山市科达装备制造有限公司通过产权转让方式取得博德精工公司其中326亩土地,计划建设锂电池装备及建材装备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陶瓷装备制造领域的数字化工厂标杆,该项目首期工程将于2023年底投产,达产后税收将达到9000万元,亩产税收达到27.6万元/亩。
接下来,三水超常规做好低效用地提升改造:通过创新“低改”工作机制、破解“低改”堵点难题、突出“低改”服务保障等措施,力争“三年任务两年完成”。
通过改造提升低效工业用地,全区低改共重新盘活利用3335亩空闲的存量工业土地,腾挪利用的土地空间相当于全区每年工业建设用地下达指标面积的2倍。
宏大金谷精细化工产业园、华南智能网联集成园、华南纺织创新科技园等一批低效用地园区载体全面建成,通过低改全区共新增产业载体面积233万平方米,其中已建成123万平方米,在建110万平方米,按容积率2.0标准,接近于全区一年出让工业土地建设的产业载体面积。
三水区通过“股权合作”模式,鼓励无资金再开发的低效用地企业,通过股份转让形式引入新投资者,由占控股地位的新投资者帮助企业快速导入新的产业项目,实现对低效产业载体有效盘活,全区共有5家企业采用该模式进行提升。
三水区对于存在空闲用地且无开发意愿的低效用地,支持引导各镇(街道)与产权人进行谈判,整体有偿回收低效用地,对地块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开发,提升全区工业用地供应。全区共有8家企业采用这种“政府收回”模式进行提升,共收储工业用地670.7亩。
审校:陈文钰、朱静仪、闵莘、刘丹红、李细妹
了解更多三水新闻资讯,您还可以关注@三水发布微博,或下载“南方+”手机app并关注三水频道。
原标题:《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水已攻坚超1.1万亩低效工业用地》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