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以一流营商环境全方位赋能“制造业当家”
美的集团获批组建高端重载机器人全国重点实验室、得益于用地保障的海天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基地项目投产、拿地即开工的广东医谷云东海生命科学园项目局部封顶……佛山,制造业“火车头”持续发力,佛山2022年1-11月主要经济数据: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85.74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招商签约投资额2500多亿元,仅汽车及新能源项目超550亿元。
在高质量发展的号角下,2021年以来,佛山把打造一流营商环作为“一号改革工程”,积极构建“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从空间重构、土地供给、园区建设、政务服务、法治环境、招商机制等方面,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制造业稳则佛山稳,制造业强则佛山强。”佛山市委负责同志表示,“制造业当家”是佛山发展的根基所在、特色所在、优势所在,佛山将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改出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推动佛山从“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迈进,让“制造业当家”当得稳、当得好。
在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伊之密”)注塑机总装流水线生产车间里,一台锁模力在60-320吨范围的重型机械装备,仅需17分钟就可以完成装配和检测,用时比两年前省了一半。经过三年多的数字化改造升级,伊之密总装产线%,部装产线%或者以上。
在制造业大市佛山,优势传统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5.9%。可以说,没有传统产业“当家”,就没有佛山制造“当家”。而伊之密的转型升级,是佛山制造业“当家”的底气,也是佛山制造在全球产业链条中不断爬坡跃升的缩影。
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021年,佛山在广东省率先出台了《佛山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若干措施》,设立运作总规模300亿元、首期100亿元的转型发展基金,推动设立5亿元的科创培育基金,力促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截至去年11月,全市347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了数字化改造,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36.76%。
佛山制造业企业通过数智化转型不断创造新优势
一方面咬定向智造升级不放松,另一方面推出惠企助企政策,降本减负释红利。2021年至2022年10月,共办理了出口退税727.4亿元,去年1-10月,全市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319亿元,为制造业企业下了场“及时雨”;在全国首创政府补助“秒到”企业;在全省率先探索税收事先裁定,确保企业税惠应享尽享;创新“一照通行”涉企审批服务改革;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融资,降低制造业拿地成本;为工业园区提供整体产权报装、个体产权报装两种用电报装“套餐”,大幅降低园区企业办电成本等。
一系列的利好增强制造企业的创新创业信心。截至2022年11月底,全市各类市场主体130.81万户,同比增长19.10%。
大族机器人先进制造集中示范园是北滘中国机器人小镇产业园的重点项目,也是顺德区“中国机器人小镇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造业之城”转型升级,佛山面临着“用地”的紧迫危机感。以顺德为例,2018年当地土地开发强度达53%,远超国际公认30%的警戒线。近年来,佛山积极开展城市更新、打响村级工业园改造“攻坚战”,加强规划统筹、引导产业集聚,为制造业发展集聚空间效能。
“顺德近年来腾出了一批连片的土地空间,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空间保障。”海天机械(广东)有限公司华南基地行政经理曾昱霖感叹于佛山政府的魄力。如今,建设占地近500亩、总投资50亿元的海天高端智能装备生态产业基地项目一号厂房已试投产,二、三、五号厂房预计2023年6月投入使用,将重点引入数控机床、机器人及自动化、智能制造等相关业务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项目,打造形成辐射区域的高端成型装备智造产业园。
事实上,产业能否成链、工业能否成带、用地能否保障是蕞内核的营商环境。海天机械的落户,是佛山开辟连片发展空间后面向全球引进高质量产业大项目的标杆和样板,将不断增强佛山装备制造产业链控制力和产业集群竞争力。目前,佛山将工业用地面积由350平方公里调整为45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全省七大产业集聚区之一的佛北战新产业园,打造“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十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推动制造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构建“中部强核、东西两带、南北两圈”高效联动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个个制造业“新贵”在佛山崭露头角。2021年,佛山新增“小升规”工业企业1801家,目前全市国家级、省级、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分别达到47家、217家、1628家。
总投资100亿元的广东医谷·云东海生命科学园项目是入驻佛山云东海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大型战略新兴产业项目,计划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中心。2022年1月,该项目仅用了37天便完成签约,实现拿地即开工,刷新了“佛山速度”,也让项目执行总裁谢嘉生感受到佛山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硬核力”。
“项目规划方案一出来,当地相关部门就联合办公,现场与设计方、建设方对接,确保一次性修改后即达到相关标准要求,以往要花几周才能完成的事项一天内就高质量完成了。”谢嘉生直言,佛山政府部门之间的高效协同、专业代办服务让项目无后顾之忧。
短短六个月建设就实现了大楼封顶。
去年以来,佛山对重大产业项目成立“领导小组+代办小组”,为项目提供全流程、保姆式的审批服务,市重大重点项目审批代办及交易靠前服务专班已累计提供超20万次靠前服务。2022年1-11月,全市推动160个项目开工,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2022年8月,省委、省政府正式发布《关于支持佛山新时代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推动佛山全面提升发展能级,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增强珠三角核心引擎的战略支撑。
南海区2022年头部季度重大项目开工暨招商引资产业项目签约活动举行。
迈向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的目标,佛山正全力抢占战新产业新赛道,培育“制造业当家”新的增长极。为此,佛山营商环境改革实招频出,展示出赋能制造业当家的“佛山态度”:出台《佛山市市场主体服务条例》,成为全国首部就如何更好服务市场主体进行专门立法的地方性法规;实施企业上市“倍增计划”、企业家培育工程;推出“数字贷”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推行“国资引领—项目落地—股权退出—循环发展”招商新模式;坚持科技创新和人才引领,组建市人才发展集团,已吸引领军人才300多名,科技创新团队240多个。
此外,佛山在全省首设“企业家日”及“人才日”,在全社会范围内凝聚起尊重企业家、尊重人才的共识。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引导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走下去服务企业、走出去招商引资、走上去争取支持,尽蕞大的努力呵护制造业发展。
一组数据,足以印证投资客商对这座城市的认可。2022年1-11月,佛山全市共签约引进1亿元人民币或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410个,签约投资额达3132.94亿元人民币,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
站在时代的风口上,佛山始终紧扣高质量发展命题,以一流营商环境支撑制造业当家,全力推动“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迈进,让佛山制造“基业长青”。
2022年1-11月主要经济数据: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85.74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招商签约投资额2500多亿元,仅汽车及新能源项目超550亿元。
2021年,佛山新增“小升规”工业企业1801家,目前全市国家级、省级、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分别达到47家、217家、1628家。
2022年1-11月,佛山全市共签约引进1亿元人民币或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410个,签约投资额达3132.94亿元人民币,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
采写:南都记者 关婉灵 通讯员 陈强玲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