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土地上的加减法:改造村级工业园村民收入翻几番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从出租土地到出租厂房,我们的收入提高了,环境污染减轻了。现在就盼着有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入驻。”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新华西村连李村小组组长、日成织带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樟添告诉记者,这都是顺德村级工业园改革带来的转变。蕞近,龙江镇打造的一个超千亩现代化主题产业园中,就有近800亩土地来自新华西村。
改革开放初期,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蓬勃景象奠定了顺德民营资本雄厚、产业门类齐全的工业强区地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企业自然集聚形成的为数众多的村级工业园却逐渐成为“历史的包袱”,土地“挂起” 现象严重,土地权属复杂、土地利用率低等问题交织。“这些工业园占用顺德已投产工业用地面积的 70%,却只贡献了4.3%的税收。”顺德区委常委、顺德区村改办主任梁伟沛说。
通过村级工业园改造,顺德在土地上做了一套“加减法”——
减少的是落后的产能与环境污染。截止到2020年6月10日,全区382个村级工业园已有141个园区321个项目启动改造、108个在建工程项目,累计完成土地整理40258亩、新建厂房1145万平方米、整改落后风险企业8003家。“淘汰落后产能并不意味着赶走这些企业,我们在新建的工业园内设置了腾挪区,推动这些落后产能企业转型升级,但同时也对污染排放进行了严格限制。”
李樟添期盼镇上的村级产业园有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入驻。+.jpeg
增加的是有限土地上的产值和村民的收入。就在6月11日,顺德公布了全区十大超千亩现代化主题产业园建设扶持办法、入园标准政策等,提出未来3年区镇两级将投入资金超40亿元扶持入园产业项目和园区建设。产业园主题涵盖了5G、人工智能、智能装备、智慧家居等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有不少还是新基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被更加集约节约的利用,单位土地产值、产业附加值也大大提高。
对于生活在这里的村民来说,过去单纯靠出租土地获取收入,租金并不高;如今通过村改建成高质量厂房再出租,租金实现了成倍增长。比如,同样位于龙江镇的坦东工业区改造后的集体收益就达到了改造前的5.3倍,西溪工业区则为5.8倍。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