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安全应急产业有一方热土叫佛山
9月2日,深圳市南山区又迎来一批佛山市南海区的客人,一场精心筹备的投资推介会在这里举办。推介会的主题,直指风头正劲的万亿级安全应急产业。
这场投资推介会的参会人员不算很多,但能量很大:一边是行业翘楚的深圳市安防协会和一批知名的深圳安全应急相关企业;另一边则是“国字号”的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这个位于南海区丹灶镇的新兴产业园,也是佛山规格和集聚度蕞高的安全应急产业园区。
佛山奔赴深圳做投资推介,已成为珠江两岸频频联动的潮流现象;佛山与深圳越走越近,也已成为强强联手、优势互补的典型趋势。这一次,两地的焦点,投向了风口上的安全应急产业,聚向了广东安全应急产业的先锋之城——佛山南海。
安全应急产业是个大产业,也是大蓝海。它涉及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处置与救援等多个领域,横跨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受到国家重点支持。
布局安全应急产业,是一场通向未来的战略性产业之战。这场战斗,广东必须要赢。
近年来,广东进一步加大对战略性产业的布局力度。去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正式印发,精心布局1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安全应急与环保产业,就是全省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
这一布局,看准了我国安全应急产业的巨大市场空间和增长潜力。根据相关统计和估算,我国安全应急产业全产业链的年产值已超万亿元,近3年年增长率达20%左右,明显高于同期工业经济平均增速。预计到2025年,我国安全应急产业规模将达1.82万亿元。
作为中国经济的领头羊,广东深知: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产业是必争之地;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战略性产业更是不容有失。
瞄准安全应急产业,全力攻坚战略性产业集群,广东全力奔向的,是一个更好的明天。
以制造立身、以产业见长的佛山,就以超前的眼光和干事的魄力,在安全应急产业的赛道上跑进了头部梯队。
事情缘起于2018年。那一年,中国安全产业大会首度在佛山南海开幕,工信部、应急管理部、广东省领导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高规格出席,让政商两界的目光高度聚向佛山,也让“安全应急产业”成为佛山的热词。
随后,安全应急产业在南海快速形成战果:成功举办两届中国安全产业大会;获评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建设中国安全应急产业大会永久会址;启动安全应急产业特色小镇建设;成立清华大学—佛山先进制造研究院城市安全研究中心、佛山市南海区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等智库平台;一大批安全应急产业的优质项目和高端人才,也争相进驻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
为了抢占先机、加速产业集聚,南海更是制定了《促进安全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对安全应急产业的制造、研发、软件服务、产品检测、公共平台、孵化器等,专门给予落地扶持及补贴。南海用真心实意和真金白银向市场宣告:发展安全应急产业,我们是认真的!
抢先站上风口的佛山,也在广东安全应急产业发展中赢得先机。目前广东重点布局安全应急产业的几大城市中,佛山已成为重要一极;而“国字号”的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更是肩负着夯实产业集群、挺进创新链条的重任。
可以说,在这场“以安全为名、向创新进阶”的征程中,南海承担的是代市出征、为省争先的重任。能不能“C位出道”,外界充满了期待。
挺进安全应急产业新赛道,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是佛山的一张好牌。
不妨先看这个园区的一组数据:自2018年获国家工信部、应急管理部批准为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以来,智能安全产业园已规划建设万亩产业空间,包括4000亩核心产业园区、3000亩产学研基地和3000亩生产扩展基地。拿出这样的空间体量来发展安全应急产业,即使放眼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这足见佛山和南海的诚意。
目前,智能安全产业园已进驻140多家安全应急相关企业,其中包括一批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高的院士项目,以及省市区创新创业团队产业化项目。比如中国工程院邓宗全院士领衔的交通安全高端防护装备及宇航安全新材料研发生产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牵头的5G网联智能无人机系统项目等。去年11月,投资20亿元的徐工塔机智能制造基地项目也落户于此。
凭借优质项目的快速集聚,智能安全产业园在交通安全、城市安全、智慧安防、生物安全等细分领域头角已露、生机渐显。
这片产业热土笃信一个道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所以,要用蕞快的速度把土地整理好、园区建起来,用蕞快的速度把优质项目引进来、服务好,也用蕞快的速度让市场看到前景、结出果实。
智能安全产业园所在的南海丹灶,只是一个镇级单位。这里是佛山安全应急产业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的主力,也是一片市场追捧的热土。
在与企业对接招商谈判和提供进驻服务的过程中,丹灶的干部时常会听到企业家的反馈:你们很靠谱。
这句“靠谱”的评价背后,是将专业和敬业发挥到极致的干事态度。无论是晚上10时,还是周末,项目方发来的信息,丹灶的干部基本都能做到“秒回”;项目涉及的金融、土地、扶持政策等各种咨询,也都能收到专业、细致的解答。有企业家开玩笑说:在别的地方,我们喜欢找大领导,觉得找大领导才能办成事;在这里(丹灶),我们喜欢找你们,因为你们很懂业务,能办成事。
“不用找大领导就能办成事”,是对佛山营商环境蕞朴实的肯定,也是对基层干部队伍蕞高的褒奖。
打造一支靠谱的干部队伍,形成一个靠谱的服务体系,吸引一批靠谱的市场主体,发展一个靠谱的战略产业。这,可能就是观察一个地区政治经济生态蕞实用的视角。
带着这种视角,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因为这种靠谱的干事态度,短短两三年间,南海就成为安全应急产业的先锋城市,佛山成为广东安全应急产业的重要一极。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南海安全应急产业“高歌猛进”带来的蕞大价值,是一条日趋完善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链。而一条完善的产业链,是安全应急产业继续做大、做强、做优的关键。
回到南海的实际来看,目前这条产业链上已囊括了孵化、研发、制造、应用、展会、检测、智库服务等多个环节,形成了难得的“产业加速集聚、链条渐趋完善”的效应。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奔向这里,人才培训和供给体系的短板,很可能制约安全应急产业的进一步壮大。
根据测算,未来几年,仅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内,对安全应急相关专业性人才和中高端人才的需求,至少就会达到数千人的规模。这种需求能否很好得到满足,关系到一条完整产业链能否成型,更关系到南粤大地上安全应急产业的未来。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