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丹灶:25个项目集中签约、12个项目集中投产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吴泳 通讯员 丹宣
人勤春来早,奋斗开新局。2月6日,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举行重点项目签约投产暨大湾区新能源产业园动工仪式,现场共有25个项目集中签约、12个项目集中投产,计划总投资额约260亿元,涵盖新能源、智能安全、新材料、高端装备以及科技创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力争把丹灶打造成为大湾区“三个头部选择”。
25个项目集中签约、12个项目集中投产
当天现场,共有25个重点项目进行集中签约,涵盖新能源、智能安全、新材料、高端装备及科创等新兴产业领域。其中包括计划总投资185亿的H2绿氢总部项目、清能总部项目、程时杰院士领衔的瑞科美电池项目等7个新能源项目,以及投产首年就增资扩产的众燊汇轻量化材料项目、纳德超硬新材料项目等一批新兴战略产业项目。此外,签约项目中科创项目也较为抢眼突出,包括有管晓宏院士统筹的瀚锐有机液态项目、新一代高性能AI芯片新秀的视海芯图芯片项目等7个科创项目。
而12个投产项目方面,包括世界第三、中国头部的工程机械行业龙头徐工集团在湾区投资的徐工塔机项目,投产后年产值超30亿元;世界500强企业百事公司,在华南的头部家食品生产基地,项目投产后每年总产能可达4万吨;“双世界五百强”合资的康明斯恩泽制氢装置项目,达产后年产值超45亿元;国内唯一全自主、全产业链的氢能燃料电池企业,南海首个氢能百亿央企项目——国家电投华南氢能基地项目,一期达产后年产值超17亿元;小家电控制板市场占有率头部的安林半导体显示器件项目,达产后年产值超10亿元;华南区域首个氢燃料电池公共测试服务平台瀚蓝氢燃料电池检测中心项目,旨在打造华南区域燃料电池测评公共服务洼地。
未来,丹灶镇将坚持项目为王、落地为要的招商工作总基调,按照“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的思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集聚新兴产业,全力把丹灶打造成为龙头企业投资湾区的头部选择、新能源企业落户湾区的头部选择、院士成果转化落地湾区的头部选择。
“丹灶将全力以赴拼经济、围绕全区今年经济目标,全力冲刺,做出更大的贡献,奋力成为龙头企业、新能源企业和院士项目转化落户湾区的‘头部选择’。”南海区丹灶镇党委书记何敏仪表示,要拼速度,只争朝夕,落实重点项目由镇领导挂帅,建立项目办,为企业落地提供一站式主动服务,力促项目早签约、早开工、早投产,让“拿地即开工”成为常态;要拓空间,筑巢引凤,抓住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契机,布局工业、农业、生态三大万亩连片空间,推动优质资源成就企业美好未来;要谋创新,为“丹造”插上腾飞的翅膀,促进“政产学研金”深度融合,重点为丹灶上市培育企业突破技术瓶颈、院士技术成果转化、股权投资机构筛选目标、项目落地空间保障等各方需求搭建信息沟通平台,,推动更多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科创企业走向资本市场。
据统计,丹灶镇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18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超440亿元,增速均居全区第二。全年累计签约、落地项目超80个,计划总投资额超341亿元。乘着南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东风”,去年丹灶镇全年拆除改造村级工业园800 亩,完成村级工业园综合整治5000 亩,各项任务完成率均居全区前列。全年供应产业用地863亩,是上一年度的7倍,创历史蕞高,真正做到把土地交到实业家手里。
当天,总规划面积超万亩的大湾区新能源产业园正式破土动工。目前,园区已经完成了首期3700亩土地的收储整备,二期2000亩土地的收储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未来,该园区将对标建设省级“万亩千亿”制造业大平台,投入30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商业和园区服务配套,重点引进一批世界500强、上市企业、产业链龙头项目,预计可带来1000亿元的社会投资,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超千亿产值,进一步打造大湾区“顶配版”产业园区、“万亩千亿”产业大平台。
南海区区长王勇用硬实力、承载力、源动力、吸引力、执行力和影响力等“六个力”对丹灶表示肯定。他表示,丹灶具有制造业当家的硬实力,近年来始终坚守制造业,扎实推进制造业招商引资工作,为全区工业投资持续增长作出巨大贡献;具有产城齐拓展的承载力,为高质量发展拓展空间,不断优化城市配套和城市发展格局;具有挺进新赛道的源动力,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同时,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具有集聚大资源的吸引力,通过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金融业赋能,持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敏于行”的执行力,将战略部署进行具体化、项目化、清单化再一一落实,以具体行动展示决心和担当;具有发展好生态的影响力,营造了政治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自然生态、社会生态、行政生态等“六大生态”。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