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怎么样?一份权威报告来揭秘
现代都市农业的蓬勃发展正为佛山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近日,佛山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佛山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出炉。
报告显示,当前佛山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成效明显,工作机制基本建立,新业态逐步形成,农产品保障能力增强,科技创新有新突破,发展载体及项目多样性有拓展,全市现代都市农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并走在全省前列。
自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创新发展以来,现代都市农业就被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重点内容,佛山各级政府陆续出台多份文件,突出组织保障和规划引领。
今年4月,《佛山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出炉,明确提出了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目标,即到2025年初步建成珠三角都市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同月,《佛山市全域养殖池塘改造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6年)》出台,对52万亩养殖池塘的改造提升工作作出部署,并在今年安排1亿元启动资金。
2022年上半年,佛山头部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4.4%,产业增加值95.94亿元,增长6.9%,增幅大幅高于第二、三产业。
预制菜毫无疑问是今年佛山蕞热的词汇之一。根据调研报告,佛山率先在全省地级市成立预制菜产业联盟,新增2个预制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预制菜产业链,实施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生产,推动大农业、大食品、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佛山已经培育了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61家。同时,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佛山积极引导农民土地流转向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聚集。目前,佛山拥有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2个,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分别达到5家、61家和68家。
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佛山各区现代都市农业也展现出不同特色。
禅城区聚焦乡村产业振兴、南海区聚集“三农”改革转型、顺德区聚焦“三农”保险服务、高明区提出“凤鸣朝阳”乡村振兴示范带规划、三水区围绕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等,出台一批政策措施支持现代都市农业。
在阿农湾农耕文化园,非遗焰火秀、穿越水雾门、露天电影院不一而足;在高明盈香生态园,彩虹滑梯、游泳池、玻璃花房一应俱全……
现代都市农业正与美丽乡村建设融为一体,并不断拓展延伸农业的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
阿农湾农耕文化园的小火车。南方+ 戴嘉信 拍摄
报告显示,佛山已创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全国示范点3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个,省级示范镇5个,省级示范点14个,全国奶业休闲观光牧场1个。去年,佛山全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到650个,从业人数5.77万人,营业收入6.26亿元。
多样性成为佛山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特色之一。
今年7月召开的佛山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强调,要坚持用产业化的思维发展农业,培育一批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的现代都市农业新模式、新业态,抢占预制菜产业发展新赛道,构建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在此基础上,佛山大力发展创意农业、认养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等新业态。禅城区禅乡渔歌农业公园、南海区万顷洋园艺世界、顺德区陈村花卉世界、高明区盈香生态园、三水区大湾区现代都市农业综合示范基地等示范点展现出蓬勃生命力。报告认为,佛山逐步形成了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新业态。
“此次院企合作设立10个预制菜博士工作站,是推动预制菜科研技术人才与企业无缝对接的重要路径。”不久前,佛山设立10个预制菜博士工作站,并与20余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根据报告,当前佛山正积极搭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提高科技保障能力。
在佛山鲲鹏现代农业研究院、钟麟现代渔业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建设进展顺利的同时,今年,佛山确立了21个省市共同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合作项目和11个农业科技特派员团队项目,发展畜禽、渔业和农作物种业、农业新品种。
此外,佛山大力推进农田标准化改造和智能温室、温控大棚、节水灌溉、组培中心、检测中心等高科技智能化设施建设,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提供了科研转化的集聚平台。
“佛山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起步有力、初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方面土地资源有限,难以保障用地需求;另一方面,现代都市农业涉及多个产业、多种专业,对基层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今年7月,佛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钛、副主任徐东涛带领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及农业农村相关部门对佛山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调研。
在调研中,佛山市农业农村局总畜牧兽医师骆炳坚等人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此次调研报告吸收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并结合佛山实际给出建议。
调研报告指出,佛山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是距离发展高质量现代都市农业还存在一定差距。
佛山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现行模式主要依靠市场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各级政府超前谋划和引领作用不强。为解决上述问题,佛山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建议,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主动做好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提高财政资金投入,加大现代农业招商力度,促成一批农业发展大项目落地。
同时,充分发挥国资国企自身优势,利用当前佛山启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和成立八大企业集团的契机,推动国资国企参与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做大做强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业龙头企业,提升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在科技保障方面,调研报告提出,佛山应当积极推进与国字号科研平台的建设合作,大力支持生物育种和产业化自主创新,推进重要品种种源关键核心技术和育种联合攻关。而围绕重点农业安全发展要求,则应积极培育都市农业产业链建设“主阵地”,延伸产业链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流通电商业,推动特色都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
在预制菜方面,调研报告认为,佛山要孵化一批“佛字号”预制菜品牌,积极探索冷链物流、中央厨房、直播带货等新模式,建设各具特色的都市农业公园,利用都市空间积极发展“微农业”生态景观,统筹整合美丽乡村、红色资源、广府菜等各类资源,实现市民需求与都市农业供给无缝对接。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