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混土地检查 佛山工业园种菠萝
11月1日,本报报道了我省各地的强拆风暴(《应付卫星土地检查 强拆风暴再卷南粤》),在读者中和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纷纷报料卫星“威慑”下的奇特现象。
南方农村报记者进行一番实地调查后发现,与强拆“违章建筑”同步,一些地方政府纷纷耗资购买花花草草为工业用地紧急“复绿”,造假应付卫星检查。
10月29日,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政府强拆弟村的一个砖厂时引发,围观者人山人海。
11月4日,南方农村报记者再次来到杨和镇,弟村村民对此事仍然耿耿于怀:“砖厂损失几百万,老板不想做了,我们村一下就少了10万块租金!”村民阿黎指着村外广袤的田野称:“政府把我们的水稻田征走了,又将投资者赶跑了,我们没了土地又没收入,怎么活啊?”
阿黎所说的水稻田就在公路边,不过这些“水稻田”都填上了砂土,种上了菠萝和马占相思树等植物。记者走进“水稻田”,发现土是新翻的,有些树苗因为缺水已经枯死了。
“真搞笑!镇政府种了一千多亩菠萝、树苗,又不认真管理。”一位村民表示迷惑。
这些“水稻田”,原来是清泰村委会等村的基本农田,面积超过1000亩,但已被政府征收,至今荒废两年了,“听说是用来搞工业开发”。
据知情人士透露,2003年-2007年,杨和镇政府多次征地,价格约为22000元/亩,至少征用了2000-3000亩基本农田。一位村民愤愤不平:“镇政府就是在炒地,他们用2万多一亩从我们这里买过去,再以13.6万元的价格卖给外地老板!”
知情人士还介绍,镇政府为使大面积的荒地躲过卫星检查,先是在10月中旬购买黑麦草种植,但没想到的是,黑麦草竟然不顶用——不到一周就枯死了,于是又火速购买了菠萝和其他植物,请了大量人马加班加点栽种,千赶万赶在11月卫星检查来临之前种好。
据了解,镇政府购买菠萝苗的价格是1.5元/株,加上给工人0.5元/株的种植费,每株菠萝成本为2元。按每亩种300株计算,整个杨和镇2000多亩荒废工业用地“复绿”,需耗费120万元以上……
知情人士分析,政府之所以选择菠萝,是因为菠萝耐旱,不需要施肥浇水,可以挺过传说中的11月5号至25号的卫星拍摄期。“只要卫星拍到是绿色,不就行了嘛。”他们认为,那几千亩地属于农田保护区,不太可能拿到批文转成建设用地,否则“镇政府也不至于紧张到抢种菠萝复绿”。
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高明区更合镇小洞村,这里同样出现新“栽培”的菠萝地,粗略估计有上千亩。
虽然地里已稀稀疏疏种了菠萝,但一块写着“商铺”的木牌却未被清理,歪歪斜斜插在黄褐色的田塍上,像一句******的广告,明白无误地告诉路人,“这里根本不是什么菠萝园,而是即将开发的商业用地”。
在网上,网友们的报料也非常积极,潮州、东莞、惠州、江门等地都出现了类似现象。
潮州网友说,“什么招都用上了,用水浮莲种楼顶;挖土剩下的坑用水填,再种萍;租给村民的地一亩种上4棵香蕉苗就算是复绿了……”
11月6日,南方农村报记者来到大槐镇。郑伯正站在那片铺满枯草的工地上发呆。枯草晒得发黑,密密麻麻铺了几十亩地,颇为壮观。
弄清记者的身份后,郑伯显得很激动:“这是政府铺的草哦!12元100斤买来的。”10月中旬,当地政府请工人到六家冲工业区铺草,工资为50元/天,另外一种观赏树则是用7元/棵买来的。
政府买花花草草遮盖工业区已成为当地公开的秘密,“据说花了好几十万”。他带着记者参观了一遍“花园”,一望无际的工地上,不仅铺了一种叫做芒箕的蕨类,还有盆栽的观赏树,以及稀稀拉拉的番薯苗,“都是9、10月突击搞的”。“工业区的地大都是我们六家冲村的,去年被政府征收了。有水田,有旱地,有山地。”郑伯说。
“你知道镇政府为什么要铺草吗?”听到记者的问题后,老人用锄头把指指天空,沧桑的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听说卫星要检查嘛,欺骗上头!我70岁了,什么没见过?!”
在采访中,记者听到蕞多的一句话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农民对地方政府应付土地执法卫星检查的“巧妙”方法非常反感。
高明杨和镇农民老杜质疑道:“占用农地蕞多的就是镇政府,他们有什么资格拆除我们的猪场、砖厂、木材厂?要多少个砖厂才能抵得上一片3000亩的良田?”
他的声音与网友们的看法不谋而合:耕地减少主要是政府圈地卖地造成的,补锅却拿农民开刀。
因为菠萝是热带作物,在广东仅适合茂名、湛江等地,所以有村民猜测,等卫星检查的风头一过,菠萝就将完成其历史使命。“为了应付卫星检查,政府一边浪费老百姓的钱,一边却毁掉老百姓的生计。”
老杜提出的请求让记者感慨良深:“请你们把报道寄给中央,让他们看看到底是谁在危害18亿亩耕地。”
他身边的同伴连忙附和:“没错!没错!为了表面文章,政府拆我们的东西时大搞强制执法,自己却明目张胆造假!”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