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上楼”三龙湾新兴产业“垂直生长”
如何让中小企业可以心无旁骛谋发展?
2022年,作为桂城公有企业,广东瀚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通过购买宜安科创园三期项目约10万平方米的4栋定制厂房,通过“南海全域+产业保障房建设”土地综合整治模式,积极探索产业载体建设运营新范式。
宜安科创园三期项目是桂城街道公资改革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尝试。近年来,桂城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契机,推进“工业上楼”计划,提出将建设高品质、低成本、定制化产业空间。这种多方参与的“全域整治”模式,为产业转型升级开辟新路径。
近年来,全国上下兴起了“工业上楼”热潮,制造业生产中重量较轻、震动较小的生产设备从一层转移到高层。如此一来,企业占用的土地面积小了,生产空间却更大了。
土地资源越发紧张的桂城,自然也爱上了这种模式。位于三龙湾南海片区文翰湖国际科创合作区,6栋灰白相间的9层高楼拔地而起。很难想象,这一幢幢酷似办公楼的现代建筑,竟是一个个“空中厂房”。
眼前崭新的楼群,正是宜安科创园三期项目的建设成果,包含4栋高标准厂房、1栋总部大楼和1栋配套宿舍公寓楼。
2022年,为加快产业布局速度,优化桂城公有资产构成体系,抢占工业载体市场先机,探索新的产业载体经营模式,广东瀚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采用定制建设的形式,在宜安科创园第三期项目中购买了4栋定制厂房物业,并于同年12月动工,经过9个月的施工,2023年项目迎来封顶。
税收预超5亿!三龙湾南海片区一产业载体封顶,公资引领产业提级 2023-09-08
“已经有企业提前‘预定’了一栋标准厂房,还有几家企业在洽谈中……”如今,项目接近收尾期,广东瀚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伟南更是忙碌,一边要盯着宜安科创园三期项目定制厂房外立面蕞后的铺装,一边不断对接洽谈意向企业。
广东瀚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参与,为桂城推动宜安科创园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带来了更多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提升了这个园区的“含金量”。
待园区三期投入使用后,广东瀚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将通过出租和分割出售的形式,重点引进企业总部、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应用与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助力实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摇篮、制造业隐形冠军集聚区、桂城创新创业新高地三大目标。
占地面积不变,单位产值倍增——“工业上楼”实现“向天要地”,打开了南海破解土地破碎化问题的新畅想。
建设产业保障房,是建立多元化工业用地模式的一块重要拼图。宜安科创园三期项目,其初衷就是让园区回归产业本质,把蕞优空间留给产业发展。
“由公资直接购买定制工业载体,可以节约时间和人员成本,在充实公有资产的同时,还丰富了产业载体经营模式。”桂城街道城建和水务办公室(城市更新)副主任关丽莹说,“产业保障房”不仅能降低中小微企业成本,更通过精准招商,引导产业要素集聚,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
实际上,“南海全域+产业保障房建设”是一场多方共赢的“双向奔赴”。
一方面,“南海全域+产业保障房建设”启发一些村集体打开了更多创富增收的思路:不再局限于收取土地租金,而是在更大范畴内吸纳“全域整治”释放的红利。
以宜安科创园三期项目为例,项目交付后,作为桂城的重点产业、项目和平台的承接厂房,还能用于兑现南海“房券”,为村集体开展低效建设用地腾退提供收益保障,提高村集体参与“全域整治”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南海全域+产业保障房建设”是方式,目的在于“升级”。南海正在以“全域整治”为契机,重新塑造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生态。
三龙湾拥有季华实验室等科创平台优势,宜安科创园作为文翰湖国际科创合作区的重要载体形式,有助于让科创成果在本地转化落地,形成区域产业效应,持续赋能高端创新产业聚集地高质量发展。
“工业上楼”的长远效益有多高,就看发展思路有多宽、推动力度有多大。
期待看到,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动下,像宜安科创园三期项目这样的“工业楼”、产业园,可以将过去分散的产业空间连点成片,让三龙湾南海片区、南海的产业集群更具有竞争力和韧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